这是我们时常遇到的状况。
关于孩子的成长,道理人人都懂——要接纳,要等待,要坚持……而践行起来呢?
刘峰老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她给班里的孩子们发了种子,孩子们欢欢喜喜地种下,就日日夜夜地盼着小芽拱出来……
奇怪的是,别的组都已经开始欣赏绿叶了,而其中一组的种子却毫无动静。孩子们急了,甚至扒开了土。
孩子的心急可以 理解,因为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要不,《勇气》中怎么会说,“把一颗糖留到明天再吃也是一种勇气”?
而成人,却不比孩子淡定多少。
路人皆知,不必赘述。
本文,不说各种功利主义,只说小事儿。
就像孩子在写作业,磨磨蹭蹭写不完,他愁眉苦脸,你心急如焚。是的,起初你是下定决心要静静陪伴的,你告诉自己不能把情绪表现在脸上,不能催促,更不能抱怨,你挤出笑容来,可牙齿在暗暗地咬紧了,手也悄悄掐着自己的肉,心里更像是有一团小火苗在窜啊窜……
那种感觉,的确很痛苦。
最终呢?
恐怕也是忍不住的。
使人如沐春风的李红燕老师也是一个直率的人。在谈到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施时,有位校长提到了耐心。红燕老师则指出“耐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深以为然。人字心头一把刀,光靠强压下去,就算忍过去了,必然憋出内伤。
那么,什么才能决定耐心?
红燕老师告诉我们,是“信心”。
你我的耐心经不住考验,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
就像孩子写作业,我们总是在为他担心——你能写完吗?你能写对吗?你能写好吗?
就像孩子坐不住,我们也会忧心忡忡——坐不住就听不好课,听不好课就学不好知识,学不好知识还怎么能应付得了考试?
就像孩子的成绩不好,我们的担心就会如野草般蔓延开去——总是考不好怎么办?将来怎么能考上好学校?怎么能找到好工作?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担心,就像是一条不动声色的毒蛇,冷眼旁观。稍有风吹草动,它便让我们的心头一紧。
如果我们绝对相信他能做到最好呢?无论怎样,绝对相信?
那么,所有的小插曲都只是小插曲,微微一笑就可以从容翻过这一页。
想想长征两万五!
刘峰老师班上的那些小种子,最终都发芽了,虽然前后相隔了一个多月之久。
孩子们上的,是一节了不起的生命课。他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有那份为新生命萌发而油然而生的欣喜。
相信,是一种勇气;相信,是一种能力;相信,是一种智慧。
你我共勉。
20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