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后所想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7-02 10:36:11 作者: rapoo

教后所想

认识钟表已经在这个学期教学了两个课时,整时和半时似乎作为教师该讲的都已经一二再,再而三的在课堂上不无疲倦的说了不知多少遍,可是孩子们掌握的情况似乎实在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如果时钟有生命,相信它也会哭泣,怎么两天了,还不认识它。

荒昙度鲜妒敝拥ピ原本只安排两个课时,在我们大人看来是那么的简单,就只要认识几时和几时半这样的整时和半时就可以,不曾教过1年级,原本想这个内容是那么的轻松,可是教学一课时后,应该说还没教学完一课时,肩上就异常的沉重。嗓子的分贝也似乎越来越高。在认识整时的时候似乎相对来说还好一些,按平时日常用语来说讲几点基本问题不大,可是要转到讲几时,由于数学书面用语与生活不调和的碰撞,要纠正到孩子们说书面用语还是存在一点困难,特别到教学几时半的时候,问题更大了,要把几时半转化成( ):( )和( )时( )分,真的是一个脑袋两个大,有些小朋友能直接说出几点半,但是要转到书面用语又糊涂了。有些小朋友在学了整时、半时之后乱成了一锅粥,什么都有。还有小朋友会把7时半写成7:时半,把9:30写成9:半,我在内心哭喊“上帝啊!谁来救救我们的钟面”,唯一的答案——自救。于是乎,依旧不厌其烦的苦口婆心的说,让小朋友在钟面上拨时针和分针。

哿耍卷了,疲了,可是课依旧要上,不懂得仍然要让他们弄懂。再次回想自己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哪些问题,跟老师探讨了一下,似乎也差不多的讲解方法。但有一点似乎是我自己在捉弄自己,在上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允许了孩子们按平时生活中的说法,说的是几点,或是几点半;而没有强调要说成几时,几时半;第一印象的根深蒂固,使我今天在教学时对于书面用语(也就是读时间)的转化,出现了藤蔓缠绕一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半的转化上如同第一课时一样,半表示半圈,半小时似乎有所明白,但是要写几分,有几个还是转不过来。想到昨天在教学时还特意把大格和小格都画出来了,特别讲明了12到1是5小格,1到2也是5小格,再让小朋友5格5格数转到6时正好是30小格,也就是30分,似乎自己的引导也好像不存在不妥的地方吧,可是为什么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还是不好呢??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