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没有我的奖状?!
一年级刚入学时,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我很快在班级举办了第一次联欢会,本来是想简简单单的举行,没想到有很多的家长自发参加,于是心里很有压力,毕竟没有彩排,很怕出现冷场等尴尬场面,可是孩子们的表现却是让我刮目相看,别看是五六岁的小孩儿,嘿,吹拉弹唱样样齐全,小主持人在我的导引下,也是举办的有条有理,尤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萌萌的拉丁舞,哎哟,那么小的一个娃娃,那舞蹈跳的,嘿,真不是一般的好,那一举手一投足,简直是“酷毙了,帅呆了”,我真的是激动无比,就是现在过去四年了,萌萌跳动的身影还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
于是这个叫做萌萌的小姑娘深深地住在了我的心里,我发现这是个很自傲的小姑娘,很少像同龄儿童那样叽叽喳喳,也很少和学生打闹,大多时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是我抱着她或捧着她的小脸逗她,她也只是咧嘴笑笑,用我常说的话:你咋就不会激动呢?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了解到这个小姑娘在家居然非常孝顺懂事,妈妈累了,就给妈妈捶捶背,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于是以这件事为契机,我在班级对萌萌开始了大肆表扬,还别说,看到我的额外青睐,小姑娘很是高兴,虽然依然是很少说话,但是课堂上也经常能看到她踊跃的举手发言,有活动时也能主动参加了,就是学习也明显有了很高的积极性。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业难度的加大,萌萌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班级学校活动于她而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举办活动时,我主动邀请她跳舞,她也是推三阻四,坚不参加。对待学习更是被动,每天坐在教室里只是静静的听看,课堂上基本上没有主动举手发过言,真的成了课堂上的“观众一族”。面对着愈长愈大的萌萌,光靠我的表面表扬已经无济于事了,而且对于这个宝贝来说,讽刺训斥都不适于她,怎么办?
正好期末来临了,又一次准备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按照以往惯例,像萌萌这样的孩子,虽然平时表现不积极,但是也没有大的过错,一般我会挑动学生让她得奖的,可是这一次我却有了新想法:发奖的目的一是对本学年的承认,更重要的则是为了孩子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所以为了来年能把萌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决定这一次不能再把奖状发给她。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发完奖,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我刚坐到办公室,萌萌就跑到了我的跟前,很是认真的质问我:为什么没有我的奖状?说实话,那一刻,我很是激动,我怕这个有个性的小姑娘给我来个“满不在乎”,那我的如意算盘可就白瞎了,我还在想,如果她置之不理,我该如何给她做工作呢?没想到她不仅重视,而且还是上学后第一次给我要荣誉,我岂能让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流走?于是我好整以暇的笑眯眯的问:宝贝,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你该得奖状的理由吗?看她默默无言,我又“别有用心”的提示:班级的工作主动做过吗?遇到困难主动帮过同学吗?班级活动积极参加过吗?课堂上踊跃发过言吗?学习成绩下滑主动坚持练习过吗?……于是,我告诉萌萌,只有能做大家榜样的学生才能得奖,你现在能成为大家的榜样吗?怎么样,假期好好努力一把,我希望下学期我能看到一个阳光、向上、努力进取的萌萌,有信心吗?虽然看着心里还是不如意,但是却也是乖乖的点点头。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被承认的欲望,只不过孩子们生活的优越环境腐蚀了孩子们的心性,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于不用付出就能获得的现状,来到学校也很难出现主动积极地动力,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呈现出来了,为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家长就要创造机会督促孩子,甚至要下狠心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点滴,那么孩子的成长路上有家长的正确引导,何愁孩子到了学校集体不是阳光向上呢!
聪明如萌萌、漂亮如萌萌、多才如萌萌,只要心气提起来,何愁将来不造就出一个高大上的高素质萌萌呢?吾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