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学感悟
——木城一小“同课异构”颁奖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秋来到,依然十里瓜果香。在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里,我们也迎来了属于我们的第30个节日,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们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的赞誉。
可是我们知道,自己很平凡,很普通,平凡得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普通得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粟。大多数的我们,只能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耗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无论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始终都有数不清的教师们在无怨无悔的坚守着这个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来捍卫着这个职业的神圣!尤其是我们学校的教师们,他们的事迹都可以编撰成一部感人至深的巨著,他们的模范行为都能谱写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爱心诗篇!多少个清幽的晨曦,他们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学校;多少个静谧的夜晚,他们才披星戴月地往家赶;多少个双休日,他们依然笔耕不辍。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在座的所有老师们道一声迟到的祝福:“教师节快乐!我们天天快乐!”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万分激动。 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语文教学感悟。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着重教会孩子们三方面内容:
一、激发孩子们学好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大家都知道。有关语文中的趣味知识我们老师要平时积累一些,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给学生或分享或考验或交流。诸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标点的使用,“巳封己不封,已字封半封”“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等一些辨字口诀,还有成语故事、历史典故以及谜语、歇后语等知识,学生徜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定会兴趣盎然。
二、培养孩子们学好语文的习惯。
诸如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一拳、一尺、一寸,回答问题的站姿、语言组织,朗读时的拿书姿势,技巧把握,默读时的思考、动笔,听讲时的眼睛注视,上课前的准备,预习、探究、交流、合作等等习惯的培养。这些看似与上好一节无关,但它们恰是上好课的前提。有了它们做铺垫,我们的课堂会更有效,我们教起来会更轻松。
三、教给孩子们学好语文的方法。
“语文”说白了就是积累运用祖国语言,也就是积累运用汉语。积累是把别人的东西或现成的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运用也就是把装进脑袋里的东西经过自己再加工把它倒出来。而“听说读写”贯穿着积累运用的整个过程。
大家都知道,数学学习内容很具体,而语文学习内容却是无边无际的。每一篇讲读课文,它里面蕴含的学习内容有很多,从预习到复习,从字词到段落,从题目到作者,从内容到思想,从背景到拓展……孩子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如果他们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那只会把老师累死,学生烦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自己主动学习,进而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这些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而是针对学生的年龄成长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习方法会随着学习内容的丰富而逐渐完善起来。
以上这些是我们老师和学生在上好一节的基础,此外还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紧扣语文新课标理念,教学目标定位要准,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好,要善于总结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大语文教学观”,要构建系统的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要明确各个学段的训练重点等等。我很庆幸四年前我初来乍到一小时,校领导能给我安排担任一年级的教学,让我从头开始,这是我从教以来唯一教过的一年级,正是有了这个开始,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对各阶段的语文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好语文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知识积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文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语文教师素养的高度。厚积薄发,是对我们语文教师坚持学习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师从言谈举止中体现出的文气、才气、灵气、大气,才能彰显出我们语文教师深深的文化底蕴,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我们时刻修炼自己。让我们坚守课改的阵地,在实践中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最后,感谢校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和谐健康、团结奋进的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有了你们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将一如既往地传承百年一小人的优秀品质,继续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耕耘、播种、浇灌、滋润……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定能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我的感悟说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