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往下扎根
——“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第17期
主持人: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伴着柔风,伴着鸟语,伴着嫩叶的娇绿,让我们的心随着春的律动一起走进第17期“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
一、经典诵读
背诵温故: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打分:爸(妈9.98帆9.97)帆(爸9.99妈9.98)妈(爸9.99帆9.96)
得分:帆妮儿9.965分 爸爸9.99分 妈妈9.98分
朗读知新: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像
赏析:【注释】⑴疏:疏放疏狂,形容雨下得很大。⑵卷帘人:正在卷动帘子的侍女⑶绿肥红瘦:海棠花丛中一是绿的见多,红的见少了。形容海棠花被风雨打下了不少。
【译文】昨夜雨狂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二、美文共享
1、妈妈朗读《往下扎根》
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梗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秧的老农。
我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
谁知老农却说:“不对!其实风调雨顺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
我有些震惊。
老农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早,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看上去老农并无多少文化,满脸的皱纹却记录了他经历人生风雨的道道痕迹。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的不就是深邃的人生哲理吗?要是我们把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当成是“往下扎根”的挑战和机遇,那么,今后还有什么风暴不能挺过去呢?
妈妈心得:老农的一番见解很独特。风调雨顺并不对树木生长有利,而干旱反而有助于树木的根向地下深长。大自然造就这样的环境启示我们,人起初一直走着平坦的道路不见得是好事,只有经历了挫折,对生命的追求才会更高。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不一定是别人或外界给的,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提高要求和磨练,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帆妮儿心得: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学习上总是一帆风顺的人,他会产生轻敌、学习不认真、有依赖的心理状态,遇到困难时往往会被打倒或放弃。而学习很艰苦很困难的的人,这锻炼了他们的上进心,他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
爸爸心得:老农的一番话,看似是说一棵树苗在风调雨顺和抗击干旱情况下的生长规律,实际上它正说明了人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当一个像树木一样生活在风调雨顺中,他一定生活在富裕无忧的环境中,一旦受到风吹雨打,他往往会经不起磨难,很可能失去生活的信心。相反,像生活在干旱魂境中把根扎得很深的树木那样,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人会从生活中吸取养料,不断寻找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他会比生活在富足无忧的人发展的更加健壮。作为一个人,无论是在风调雨顺或是在干旱恶劣的环境中,都要把根往下扎,打好基础,吸取更多的养分,没有困境时也要给自己创造困境,主动把根扎深,这样,一旦遇到磨难,也会安全度过。
打分:爸(妈9.98帆9.97)帆(爸9.98妈9.99)妈(爸9.99帆9.95)
得分:帆妮儿9.96分 爸爸9.985分 妈妈9.985分
2、帆妮儿朗读:《一块钱》
前不久去省城办事,出了检票口,忽然发现随身带的二百七十元钱不见了。我抱着侥幸的心理翻了所有衣袋,甚至查了无一点希望的公文包,结果只翻出两张一角纸票和一枚一角硬币。
我捏着手里仅存的三角钱,考虑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可思来想去也没想出它的用场。打电话,不够;乘公共汽车,不够,甚至买一张报纸都不够。我想,我应该马上凑够一块钱,只要能坐上公共汽车,那么一些事情就都好办了。
时当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下来,晒得广场上的柏油路渗出油来。我就直愣愣地站在那里。此时此刻,真希望哪位好心人主动帮我一把,可事与愿违,他们浮云般从我眼前飘过,似乎根本就没注意我的存在。看来,我只好主动张口了。
主意打定,我开始寻找目标。我觉得,女人最富有同情心,向她们求助或许能得到理解和帮助。这时,正巧三名妇女从检票口出来,我马上迎了上去。“同志,有件事想……”我的话还没说完,那三名妇女便不耐烦地走开了,一名妇女还说了句,“有病”,我听得真真切切。
出师不利,我的自尊受到了不小的伤害,看着过往的行人不敢张口,生怕再出现刚才的尴尬局面。然而现实告诉我,今天就是跪颅也得凑上一块钱,因为还有重要的事等我去办!
有一对情侣撑着一把花伞,甜甜蜜蜜地走了过去,我不禁窃喜。恋爱中的男女虚荣心强,说话做事总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我想,他们一定会帮忙的。我不失时机地走过去,向他们诉说自己的不幸。也许是我离女孩太近的缘故,引起了那个男孩的反感,男孩拉了拉女孩,然后冲我丢了句“我见多了”,但携着女孩旁若无人地走开了。
我愤懑不已,想问那个男孩,什么见多了,并告诉他,我不是乞丐,末了又觉得自己好笑,明明伸手向人家乞讨,还说自己不是乞丐!细想想,真快“自尊”到孔乙己老夫子的地步了!
这时,有一辆的士在我身边停下来,一位留着平头款爷模样的青年从车里钻出来,很潇洒地拨了一通“掌中宝”。我知道,像这样的款爷一般都慷慨,出入迪厅泡吧拿钱根本不当回事。于是我向这位款爷靠了过去。“你好,有件事想请你……”帮忙两个字还没出口,忽见款爷用“ 掌中宝”指了指远处,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并未看见什么。等回过头来,却发现那款爷已经扬长而去。我有一种被愚弄了的感觉。
忽然,我想起未被贼人偷去的证件,就赶忙从公文包里取出来。我先后拿给两名着装的同志,结查他们连看也不看走开了。我的自尊受到了空前的伤害。
离午后上班时间很近了,可我还没有挪出广场半步。此时,汗水早已浸透了我的衣衫,周身上下仿佛水洗的一般。我又饿又渴,加之叫阳光暴晒了一个晌午,此时直有些发抖。我捏着仅存的三角钱,在广场上徘徊着,想着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正在这时,一位卖报的老太太来到我面前,问我看不看报?说报上热闹着哩,全是李洪志骗人的事。若是往常,我会好不犹豫地买上一张,留着等车的空隙看,可今天却做不成了。我苦笑了一下,把卖报的老太太笑得直发愣。我解释说:“我兜里的钱全叫贼扒去了,现在走都走不成了!”卖报的老太太听我这么一说,禁不住着急起来。她说:“真是那样的话,跟车上说说,他们会照顾的。”卖报的老太太收入微薄,我知道,叫她帮忙是很困难的事,便心存一份感激,朝近在咫尺的公共汽车站台走去。
站台上,售票员声嘶力竭地兜揽着生意。我躲在站台的遮阳篷里,不敢靠近公共汽车半步,无奈地看着汽车一辆接一辆驶出站台。俗话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现在,我总算领会了钱之重要意义。如果不是路途遥远,我真想用步量过去,可眼下不成。
挨我站着的.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十六七岁的光景,开始以为是名学生,后来一问才知道,女孩一年前就不上学了。她的家在乡下,现在省城一家洗浴中心当服务员。交谈中我还得知,这个女孩与我同姓,这把我们的距离一下拉近了。接下来,我便很自然地把遭遇讲给了女孩。女孩认真地听着,这令我十分感动。
“我不是骗子!”我进一步解释说,还把证件拿给她看。女孩连连摆手,表示相信了我的话,然后把一块攥成团的钱给了我。当我从女孩手里接过褶巴巴一块钱时,竟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我知道,女孩赚得这一块钱不容易,一想到这些,我反倒不安起来。
谢过帮我的那个女孩,我把一本刊有我作品的杂志送了她,女孩愉快地接受了。我又告诉女孩,今后遇有困难,尽管去我居住的小城找我,那时我也许叫不出你的名字,但我永远都会记着你帮我的那一块钱。女孩点了点头,显然是相信了我说的话。
帆妮儿心得:这个乡下的女孩儿比很富的人有爱心。有钱的人往往缺乏善心,无视别人的存在。当作者请求帮助时,他们都走开了,没有发一点善心。穷苦的人大多有爱心有善心,这个女孩儿是洗浴中心的服务员,尽管她挣钱很难,但他还是把钱给了作者。这使我想起妈妈告诉我的一个故事:一个僧人想盖一座寺庙,有一个富翁和一个流浪汉都信佛,都想捐款,流浪汉四处募捐筹钱,富翁只捐了几万元,但流浪汉把自己讨来的钱全部都捐了出去。最后寺庙盖成留名字时,把流浪汉的名字放在了富翁的上面,富翁不服气,质问僧人说,我捐的钱币流浪汉的钱多为何还在他下面?僧人说,你捐的钱是你的一小部分,而流浪汉捐的是他的全部。从这里可以看出,穷苦的人比富有的人更富有爱心。
妈妈心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对别人信任和帮助。听故事中,我在思考为什么现代人不信任别人?为什么越是有钱人越吝啬于帮助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生活的目标问题。现代人读好书的人少了,像《弟子规》这样的好书等。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你生活好了,得让别人生活也好,你就不会吝啬。读好书多了,你就会别人快乐,给别人更多的温暖。
爸爸心得:《一块钱》这个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人情冷暖,特别是人与人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很深的隔膜。为什么?在古代有路不拾遗,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其乐融融。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呢?原因就在于现代人缺乏心灵的回归与滋润。现在的社会上那么多各式各样的坏人让人不得不产生戒心,人心不再柔软,越来越坚硬。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提升人的心灵教化。非常赞同帆妮儿妈妈的观点,人的生活目标应是让自己快乐并帮助别人快乐,这比独乐更快乐。我们对这个社会不应悲观,还有很多像这个乡下女孩儿那样的善良人存在。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别人也具有爱心,慢慢地整个环境都会有所改变。
打分:爸(妈9.97帆10)帆(爸9.95妈9.98)妈(爸9.99帆9.98)
得分:帆妮儿9.99分 爸爸9.97分 妈妈9.975分
三、爸爸朗读:《春天里种植自己》王清铭
三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砺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从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神,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迭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去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
“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帆妮儿心得:在困境中别人帮助了你,你长大后一定要报恩。如果长大后你成为了一个坏人,你就辜负了帮你的人的希望。故事中,村里人帮助他,是为了让他长大有出息。他报恩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村里教书,报恩村民,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让他们长大也成为有用之才。后来他又到了城里,发展成为老板,他把自己的很多收入捐给了乡村小学,这比留在村里有更大的能力来报恩。
妈妈心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个男孩不怕村人误解,离开村子到城里闯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心种植在了村里,成为老板后他有更多的钱来让村里的孩子受到教育。他很清楚,只要孩子们有知识了,只个村子就更有希望。这个人不仅种植了自己,而且带来了希望。
爸爸心得:故事中,主人公在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后,在村里人的帮助和供养下完成了学业。为了报恩,他先选择直接报恩,在村里小学教书并娶了恩人的女儿为妻子。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报恩方式。他想以一人的理想改变乡村的教育,并娶了他不爱的女人为妻最后是害了双方,这实在是令人沮丧的报恩方式。后来,他到城里发展,成为一个老板后,把大部分钱匿名捐给乡村小学,给村里种植了希望。我很赞赏文中最后一句话:“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报恩,更有让自己强大起来健壮起来,这样才能有更强的力量报恩和帮助别人。
打分:爸(妈9.99帆10)帆(爸10妈10)妈(爸9.99帆9.98)
得分:帆妮儿9.99分 爸爸9.995分 妈妈9.995分
三、百科知识——《人类未来出行的交通工具》
简介:为了保护意义恶化的地球环境,各国科学家们不停地在“出行”问题上作研究。目前规划划中的未来交通工具主要有:2011年的超级火车,2012年的个人飞机,2020年的商业飞机以及2050年的高超音速商用飞机。
A2超音速客机
“载人云”飞艇
一直以来,与噪音巨大、耗油惊人的飞机等交通工具相比,空中飞艇被公认为人类未来最为环保的生态旅行方式。从2005年开始,法国马索德公司和法国国家飞艇研究办公室就开始联合设计和打造一种名叫“载人云”的超级飞艇,这艘飞艇从外形看起来像一条大鲸鱼,它长约213米、宽约82米、高约52米,能够一次性搭载15名机组人员和40名乘客。
“载人云”的超级飞艇时速高达169公里10天就能环游世界
潜水快艇
潜水快艇是美国威尔士的工程师和企业家生产出一种创意产品,集快艇和潜艇的功能于一身。这种快艇平时在水面上的速度可以达到约80公里/小时,还能在关键时刻还能“变身”成一艘潜艇,最大潜水深度可达约30米。
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可以在空中飞行或在陆地上行驶。可以从一辆公路汽车变身为一架飞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首辆飞行汽车2009年3月初在美国实现了首飞,降落后只需按一个按钮就可将机翼折叠,驶上高速公路。
气垫车
驾驶者可以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改变气垫车的行进方向。它可以行驶在混凝土路、沥青路和浅草地上,但不能用于有水的路面和沙土路面。
帆妮儿设计的未来车
四、快乐时光——“让水倒立的魔法”
在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孩子们中间流行一个“跳山羊”的游戏。 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
1、剪去纸尿布的边缘,扔掉塑料套。
2、把内部填充物撕成小片装入一个大塑料口袋,封好袋口,用力摇。
3、几分钟后,取出填充物扔掉。在塑料袋的底部有一些粒状粉末。
4、把粒状粉末抖动到袋子的一角,再把那个角剪下来。
5、把粉末倒入小酒杯中,并加入三分之一杯水。
6、稍等片刻!将酒杯倒置。哈哈,水没有流出来。
魔法秘密:纸尿布里含具有超强溪水能力的塑料粒——聚丙烯酸钠,它能将水分子溶入凝胶中,从而可以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80倍的液体。
五、同一首歌
今天第17期“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我们欣赏一首——
《放轻松》
演唱:段丽阳
别让我的双肩压的太重
也许我的脚步会变得轻松
让我们的心情学会流浪
让我们的青春感受从容
你让我坐的时候我真想动
你让我动的时候我就会懵
在我懵的时候我总要醒
而当我醒来以后我还有梦
放轻松我们放轻松
好让我的心灵去吹风
放轻松我们放轻松
就让我的年龄会做梦
[慢板] 给我一片天空一片蓝蓝的天空
我就是那潇潇洒洒的鹰
给我一片草地一片青青的草地
我就使那自由自在的风
噢—放轻松我们放轻松
好让我的心灵去吹风
放轻松我们放轻松
就让我的年龄会做梦
“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第17期积分榜
最佳表现:爸 爸 9.985分 (9.995+9.97+9.985+9.99)/4
积极表现:妈 妈 9.984分 (9.995+9.975+9.985+9.98)/4
优秀表现:帆妮儿 9.976分 (9.99+9.99+9.96+9.965)/4
妈妈主持得分: 9.98分 帆妮儿打分9.97 爸爸打分9.99
本期思考题:
1、在何时会出现“红肥绿瘦”的情景?
2、你所知道的哪种庄稼根最深、最抗干旱?
3、你想象中的未来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