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然我总感觉有话想说。看似不是什么大事,却印在我我心里挥之不去。
在部分学生考试后的第二天,走进我们教室,映入我眼帘的是满地雪白,大片小片的白几乎铺满教室地面。我很震惊。此时,我班值日生已经在打扫,教室走道上已经堆起来两堆。
看到忙着打扫的学生,想着考试时间快到了。我提醒学生在别的教室考试时不要随意丢草稿纸,爱护好其他教室的环境。
临近期末,学生参加考试理所当然,爱护环境卫生更是应该做到啊。
许多时候,我们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分数的高低。却忽视了养成教育。说老师忽视养成教育也不恰当,因为每天都有学生扫地、拖地、擦玻璃,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班主任经常教育学生不往地上扔废纸,保持好地面清洁,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周还要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学校大队部每天都有学生检查打分,学校领导也有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这样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校园、教室都找不到纸屑、果皮等垃圾。
数学教材里也有计算节约纸张,少砍伐树木,保护自然环境的应用题。教师在教课时,让学生参与计算全国13亿人每天节约一张纸,都会少砍伐很多树木呢。学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啊。
然而,为什么在班主任三令五申不让乱扔废纸、在明白节约纸张重要性时,学生在别班考试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纸片扔在地上呢。
学生按时值日、保持自己教室内卫生是在班主任要求下而做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机械性地做,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做。在自己教室里学习会小心谨慎,能做到不往地上扔纸屑。而一旦离开了自己班主任的管束,在期末即将离开校园时,他们会有意无意放纵一下自己。以至于在考试结束,随手把草稿纸扔在地上,留下一片雪白在地上飘。
由此可看,养成教育真的很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要保持一个好习惯要3个月。况且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只是在学校里,在家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说,“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一个在家不乱扔东西,把学习用品摆放规整,把自己住的房间整理井井有条的学生,无论在哪里都会保护周围环境卫生的。因而,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但愿我们的学生能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爱护自然环境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