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设计人:毛莹
教材解读
《少年闰土》这篇精读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这堂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重点抓住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来组织教学。
课时目标
1、 通过闰土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和资料袋,搜集资料,简介鲁迅先生。
2、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通过学生析词语、议内容,领会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心中的鲁迅吗?
2、毛主席评价鲁迅先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鲁迅先生的语言文字的魅力。一起走进《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二、 再识闰土
1、大屏幕出示闰土月下刺猹图
师:眼前的这位少年认识吗?你能用几句话把这幅图景描绘一下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如何用语言形容。
生齐读第一段。
2、师:“美吗?美在哪里?”
美!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大文学家的才能可窥一斑。
就是这位海边农村少年,与文中的“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我”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3、再读第一段。
三、 留在“我”心底的形象
1、大屏幕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无穷无尽”什么意思?
“希奇”:稀少奇异的事。
师:“闰土知道的事儿有哪些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边做标注。
2、学生汇报四件事
小组交流交流讨论最感兴趣的事,再细细读一读,品一品。
抽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并说说这件事体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
(聪明能干)
3、找出闰土动作的词语,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
4、找学生分享“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5、小结:综合闰土讲述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并板书。
四、 升华认识
1、大屏幕出示第16段,说说从这段中体会到了“我”的什么心理。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深层含义指什么?
指“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生活天地非常狭窄,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2、小结:鲁迅的这篇课文讲完了,但是鲁迅的精神永不消逝,他那闪耀着新生的文字永存于世,望同学们继续阅读鲁迅更多的文章!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年少 健康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天真 活泼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夏日拾贝 知识丰富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潮汛观鱼 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