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有感于《陪着蜗牛散步去》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7-18 10:49:16 作者: rapoo

最近从我订阅的《语文教学通讯》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陪着蜗牛散步去》,感觉对于隔一段时间就困惑的我像打了一支清醒剂,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文中有两则寓言,其中一篇是《我牵蜗牛去散步》。讲的是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太慢了,我不断的催他、唬他、责备他,但他却用抱歉的目光告诉我:我已经尽力了。我又气又急,就去拉他、扯他,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我也筋疲力尽的干瞪眼,毫无办法。而现在我的处境就和牵蜗牛的人一样,虽然我老早就知道“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每个孩子跟每个孩子不一样,他们都有差异性”,但我对个别学生的这种“差异”还是不能理解:就是一些课文中的词语,我考了好几遍,也让他们改了好几遍,我也曾让家长帮忙回家复习,可再考的时候,他们还是错误百出,让你感觉你所付出的辛苦在他们身上是“得不到回报的”。黔驴技穷的我不得不抛下一句话:“你给老师教一教,老师怎样才能教会你?”这样的问题他们怎能回答,当然是带着羞愧低下了头,而我也是“瞪着眼睛叹着气”,让我现在回顾那场面,不由感叹:唉,都是“可怜人”啊!

看了另外一则寓言《蜗牛牵我去散步》,你会有茅塞顿开之感。故事是这样的: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我去牵着蜗牛去散步,当看着他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所以不忍去催他、逼他,干脆跟在他的后面,任蜗牛慢慢地向前爬。当我闻到花园的芳香,听到鸟叫虫鸣,看到满天星斗,却无意发现蜗牛已爬出好远。当我跑步赶上他时,他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向前爬去了。在这则寓言中,“我”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等待,就是这份宽容与等待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对于那些“个别学生”不是应该换一种形式来对待他们吗?可能在你宽容等待的同时,你的心态会有所不同,在良好心态的促使下说不定还会想出更好的“教育招数”来。这样一想,心中释然,感觉一段时间以来的困惑随着云烟逝去。现在的我面对那些“个别学生”时,我的表现也与往常不一样:当我看到他们还是错误百出的试卷时,我用真诚的眼神,柔和的语气告诉他们,用点心,多改几遍记住它。渐渐的我发现这些孩子在我面前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真希望能在留给孩子“爬行的时间”里看到更多的奇迹。

此时,我想用一个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两千多年前,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这个“恕”就是宽容,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不应该反思些什么吗?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