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孩子的结果有时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我想大部分的责任就在于我们身上。我作为一个老师与家长双重身份的人,想和大家做一简单的交流。
先说一个例子。我们的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家长往往怎么说?“
二、好孩子是教育管理出来的,不是天生的。从教近二十年来,和很多家长交流过,听过很多次这样的说法:“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爱学习,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认为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允许孩子看电视,自己下了班,打扑克,玩麻将。有的家长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休息,把孩子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嗑瓜子、看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通过门缝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写作业,嘴里还不停地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可得重写一遍”有的家长说了:“我们也没有多少文化,也辅导不了孩子”,可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监督,还有父母的榜样。只要求孩子去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天天向上,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找了一个例子: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有两个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他的体会是:“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当老师”“小时候家里穷,并没有上学,指望我教孩子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不管他们。我又不放心。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也跟孩子一起学习。每天从学校回来,就让他们给我讲课,他们写作业,我也在旁边写作业。不懂就问孩子,孩子不懂就去问老师。孩子又当学生又当老师,他们的成绩慢慢地都到了全班第一名,后来就全年纪第一。现在这两个孩子,女儿考上了成都外国语学院,儿子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这位家长说:“我从来不说你们要好好学习的话,将来如何如何,但孩子一看到我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回来还跟他们一样的学习,两个孩子的学习劲头马上就上来了”这位家长的做法,就不像我们的有些家长,大人在打麻将、玩扑克,嘴里却叫着让孩子好好写作业,这样孩子虽然嘴上答应了,心里却有另外的想法。
四、“忙”不是借口,这是在逃避责任。很多家长对我说,
五、多赏识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对孩子做到欣赏优点,包容缺点,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父母信任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我看到这样的一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家长,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回来后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儿子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她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但老师却什么也没有说,她有些不习惯,临
这位妈妈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妈妈,虽然她每一次都对孩子撒谎,可是这却给了孩子自信,促使孩子走向了成功。
让我们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同时缩小孩子的缺点。
六、也得批评,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很多家长受“赏识”教育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毒害很深,不敢,也不愿意批评孩子,害怕孩子的自尊心收到伤害。就一味地看淡孩子犯的错误,对孩子的错误往往轻描淡写地一掠而过。
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严肃指出问题,不要怕孩子承受不了而轻描淡写,那样,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还不如不批评。也不要对孩子批评后,就立即安抚,要让孩子有反思的时间。特别是家庭成员要协调一致,形成对问题的统一看法,千万不要有一个人对孩子进行批评了,另外的人唱反调,这样做,轻者冲淡了批评的效果,重者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混淆是非标准,对批评不当回事,甚至养成看风使舵,投机取巧,钻空子的坏习惯。
一句话进行总结: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我们的过程,希望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了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