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班灵性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观摩课,我们在一年级听课,前几次的观摩课都是因为学生太乱,老师慌了阵脚,最后不能收尾。今天,老师带着豁出去的念头来试,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有以下几点:
一、亮点和成功的地方
能按照老师预设的方案进行,本节课是《摆一摆 想一想》,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老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富有童趣的语言,设计新颖的游戏,把孩子一步步引到各个环节中,这确实不容易。例如:1、”这三颗珠子跳到你的数位表上,他们会怎么玩呢?他们会玩出那些数呢?“2、学生的声音小,她说:我不喜欢这样的声音,暗示孩子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响亮,这要比”大点声,行不行“要强得多。
二、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
1、导课时比较有趣,一颗珠子在个位和十位蹦来蹦去,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所表示的数不一样呢?学生答道:位不一样。当时,我的点评是:学生有灵性。
2、再摆完2颗珠子,学生在讲台上表演之后,老师提到:什么情况下得到的数最大,什么情况下得到的数最小?一个学生张口就来:珠子都在十位上时最大,珠子都在个位时,表示的数最小。当时我的点评:又一个数学天才。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老师的功夫深。
三、不足之处
由于老师的个别语言不到位,学生有点失控,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语言要精练、严谨、准确到位,来不得一点马虎。如:在课堂上摆完2颗珠子之后,学生又登台表演,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还想再玩”。你不仅没有给学生一种答复,又变相说他扰乱课堂,我明显的看到学生眼睛里的失落。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你们能完成下面老师安排得任务,我就接着让你们玩,好不好”。给学生一种期待,更不能伤到孩子的心。
四、听课中闪现的灵感
1、我认为摆1、2、3颗珠子再猜4颗珠子,不如让学生直接猜4的结果,再画圆进行验证,理解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1、2、3、5、6、7、8、9颗珠子所摆成的数,我有待一试。
2、这个班虽然有点乱,但成绩却很好。我发现学生虽然好动,但是学生的眼睛始终围绕老师转,虽然他们的坐姿不端正,但他们的大脑都在思考,耳朵都在听,没有学生摸东西、不抬头看老师的。这才乱班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