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
——处理学生问题前,我们要多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不要简单地以处理眼前的事情为目的。
当你把对方当作研究对象的时候,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样看来,我们的每一位农民伯伯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当庄稼长得不好时,农民伯伯总会想方设法对庄稼施肥、浇水、打药、逮虫,想尽一切办法让庄稼长势更好。没有一位农民伯伯会坐在地头埋怨庄稼、怨恨庄稼,或者生气抽打庄稼、拔掉庄稼的。不抱怨学生、把学生当作研究对象的教育该是多么美的一种教育呀!
因为游戏是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游戏的少年儿童是不正常的。
——哈哈,孩子们看到这句话该多高兴呀!以后打游戏该是多理直气壮的事情呀!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吸引孩子们的地方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游戏方法、游戏形式,设计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游戏、教学活动,让我们的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学生的想法常常很简单、很淳朴,但是如果老师的头脑不复杂一点,恰恰无法发现这种简单和淳朴。缺点摇身一变,成了优点。
——想到了冯同学。课堂上,我提问的时候,她总是会快速地举起小手,但当我看她时,她便会迅速地把手放下。见此,我的心便痛一下。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好学的权利呀!可怜的孩子,明明学不会(智力有点儿问题),明明在听天书,却能做到规规矩矩地听讲,不捣乱,不做小动作,不说小话。换做大人,能做到的会有几人?有时,孩子是我们的榜样。
不改变这孩子上游的家庭教育,在下游(学校)堵孩子的毛病是堵不住的。你这里堵住七分,他那里有给你制造十分,你只能穷于应付,手忙脚乱。
——所以,教师累。教师不是教育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家庭。
教育不是为了把孩子弄得让老师满意,而是为了让他自身得到切实的发展。
——为这句话鼓掌!学生考分数高,大家都满意了。有几个人了解过高分背后的故事?有的孩子习俗休息时间,搞题海战术换来高分;有的孩子被家长逼迫打骂,严厉监督得到高分;更有甚者是有的孩子营私舞弊,偷看抄袭取得高分。第一种以牺牲童年快乐换取,有何可满意的?第二种家长近乎疯狂,孩子成为机器,这的满意吗?第三种情况,有的孩子为了能抄袭成功,私底下用钱财贿赂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拉帮结派,恐吓成绩好的孩子,这样取得的高分敢满意吗?满意得起吗?目光盯在分数上,孩子累家长累老师更累;关注孩子的成长,老师家长孩子共成长。
许多教师工作表面辛辛苦苦,甚至轰轰烈烈,其实含金量不高。等你体力不支的时候,当然换你没商量。
——提升专业能力,向40分钟要质量,不加班加点,不靠多上课,占其他人的课来提高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