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主任(二十一)
周三的第一节课,就是我的语文课。
上课铃响了,我向往常一样,高兴地来到教室,见到孩子们早已把昨天才学的两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作业也完成得不错。心静更是不一般。于是,给同学们讲起来课也是神采飞扬。
正讲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最后两句的时候,忽然发现班里的一位同学记笔记的神情不太对。于是乎,便多了一份警惕。虽然没有打扰他,可也没有让他很是安心。我已经用眼睛给他做过暗示了,他停下了手中的笔继续做他的笔记,看着书上也已经是密密麻麻,做满了记号,可是他总在找机会再去翻看刚才的那张小纸条。我没有作声,只是边讲边走近他。
快到他的跟前的时候,他才有所反应,看来真是有点入迷了。写得什么呢?我也是很好奇的!当时就想,可能是给班里的某个孩子乱着玩,把写好的东西,或画好的东西贴在人家后背上。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弄这样的事情呢,更何况是小孩子了。没有多想,只是想看看究竟写的是什么?
当我走到他的跟前,拿开做“掩护”的语文课本时,一张写得很工整、很整齐、还很秀气字的小纸条映入我的眼帘。拿起来,细读:“郭:你知道吗?……”我晕倒……
“啊,情书啊?????”
天啊,你才多大点啊,竟然……虽然我知道班里有几个孩子不是省油的灯,可我还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竟然能把这个东西写得如此……不可思议啊……虽然心中明白,可是不能在班里训吧?我给自己提着醒,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我还是没有作声,只是把东西又原封不动地放在了老地方,继续讲我的古诗。
孩子看了看我,把那张纸条放在了桌兜里……
从他的表情看,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老师会怎么批评他呢?会不会让他叫来家长,让家长来训斥他一番?
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直到下课,我也没有说一句与其有关的话,更没有去叫那个孩子到办公室里去。
一天过去了,我没有找孩子,只是把他的名字和他今天所做的事情记录了下来。
这一天中,我始终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看看他是不是有着自我发现,自我改正的意识。
孩子一天都没有静下心来,因为他害怕着!我也没有因此去找他谈话,我在等待着一个能和他无意中进行单聊的机会!相信这个机会离我不会远……
反思:事后两天了,我依然在想,自己处理的对不对?按常理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能向往常一样立足于学生中间,让他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可是,后果究竟怎么样?我不敢猜想,毕竟我不能天天跟着他,是不是能真正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小马过河----三尺讲台就是我的阵地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