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从“大家专心地玩手机”说起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7-27 10:51:10 作者: rapoo

从“大家专心地玩手机”说起






“老师,我编了一首《日有所诵》。”下课了,程卓妍扯着我的衣角悄声说。



“哦?写下来我瞧瞧!”



下午,小姑娘交来一张纸,原来是仿照《树林》(二年级《日有所诵》上卷的儿童诗)写的。



一个人、两个人……



大家都在玩手机



有的玩微信



有的玩微博



有的发短信



玩呀、玩呀



大家专心地玩手机



不由得心中一沉。



想起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那个睡眼惺忪的孩子还没出发就要求带ipad,因为节目组收了ipad及爸爸的手机哭得快要崩溃;想起网上疯传的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 iPad。不睡觉玩 iPad 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文中情景或许稍显夸张,但现实情况却也不容乐观。朋友聚会,没聊几句就拿出手机。开会学习,领导在上面滔滔不绝,下面一片荧屏闪烁。出门坐车,能上网的智能手机更是必带装备。



“玩物丧志”。



其实,我也曾深深地陷入过这种迷恋中。今年五一前,用了多年的手机问题频发,经朋友介绍买了款新的。智能机,每月送几百分钟通话时长,还送七百兆的流量。热心的导购员帮我装了QQ、微信、微博、网上营业亭、浏览器……每天有了空闲时间,就拿出手机,试试这个,玩玩那个,拍照片晒上网,转微信玩QQ,夜深人静了还抱着手机窝在被子中看网络小说……



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眼睛酸涩、视线模糊、头昏脑涨,整个人都变得低迷慵懒——什么也不想做——书拿在手中,半天也看不进一个字。那种无力、空虚、神游天外的颓废,没有相同的经历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于是断然删除了众多无用的程序。电话嘛,只要能接打、能发短信就可以了。功能太多,只会浮躁人心、虚度光阴。



其实,更希望孩子们仿写出的是这样的文字: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许多个人



有的在读《不一样的卡梅拉》



有的在读《逃家小兔》



有的在读《幼学启蒙》



有的在读《最美的中国童话》



读啊、读啊



大家专心地读书






今天是个意外多多的日子。



孩子们的状态超级好。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生字教学、课堂作业。在通读《日有所诵》时更是毫不凝滞,顺畅得让人吃惊——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心血来潮想检查一下他们《日有所诵》的背诵情况,就随意翻着书,读出题目让他们背。不料从第一首一路背下来,没有一首难住他们的——整齐、响亮、兴致勃勃。



要知道,《日有所诵》在我们班只是早读时大家齐声朗读而已。每天十五分钟,新单元一首两遍,旧单元一首一遍。就这么简单地读啊读啊,孩子们就背会了,兴趣盎然地背会了。



“老师,给不给奖励?”



“给!你们想要什么奖励?”一边回答,一边在脑子中搜索办公室的绘本中哪本适合讲给他们听。



“看书吧!还看小绘本!”异口同声。



居然要看书,不是听故事?出人意料!



这学期在购买班级图书时,特意选了两套口袋书类绘本——暖房子《爱的故事》就有三十本。价格很便宜,内容和画面又温馨、感人,小小的,拿在手中总有一种忍不住要呵护的感觉。这两套书没有放在每天更换的图书中,留在手边应急——有时科任老师临时调课,孩子们主课已经上多了,就请他们看这个。



书一本本发到孩子们手中,课堂瞬间安静了。偶尔听到沙沙的翻书声和捂不住的“嘻嘻”声——哪个小家伙被书中的故事逗笑了!



下课了,书却不舍得还回来,再翻翻,再看一眼。



其实,孩子们是不缺书看的,更不缺好看的、优秀的书。班级图书库三百本左右的书对于四十个左右的孩子来说,真的很“土豪”!孩子们留恋的,是一起读书的感觉。这是一种“场”。身处其中,孩子们会感受到安静、温暖、安全、愉快。



这,就是书香的滋味吧。



阅览室,不应该成为学校的摆设。它如同一湾静谧的湖水,每一尾畅游其中的鱼儿都会得到最温润的滋养。名目繁多、锣鼓震天的阅读活动可以停息了,它们只会让孩子们的心尘起烟飞、飘飘然不知所终。



如果可以,请让我们,静静地、一起读书。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