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溪,听说最近污染很严重啊!”“污染再严重,也得乖乖来学校啊,陈陈。”这是我和我的知音——陈佳怡的一次普通谈话,但对方的每一句普通的话,我们都能体会出里面不简单的意思。
知音简介:
陈佳怡,一个可爱的阳光女孩,被我“尊称”为“陈陈”,因为她这个有意思的姓,同学们都叫她“老陈醋”。
学习成绩优秀,字体整洁大方,待人友好和善,长得漂亮清秀,老师得力帮手,……
她是我的知音可不是“浪得虚名”,是有“证据”的:
证据一:我们互相了解。
就拿开头的那次谈话来说,你们听到她说的那句话,一定只懂得表面意思,而作为她知音的我,就能把她的那点“小心思”读出来:她觉得“污染重”对地球来说很不好,小学生呼吸到不新鲜的空气,对身体也很不好,应该回家休息两天,放个短短的假。所以我才用“污染再严重,也得乖乖来学校啊。”这句话把她的“小心思”揪出来。
证据二:我们有一样的爱好。
我和陈陈都擅长画画,每次我们俩办的手抄报都能被老师表扬;我们也都喜欢玩洋娃娃:给她们打扮漂亮一点或者亲自给它们“裁制”衣服;我们俩也都喜欢“脑筋急转弯”,常常自创一些古灵精怪的问题考考对方……
证据三:我们在班里的“各种地位”一样。
在班里,我和陈陈的“等级”一样——都是老师的得力帮手:粘贴手抄报、收作业等等,都是由我和陈陈管理的。
我们的学习成绩也一样,每次考试成绩都只相差一两分;而且我们“聪明的程度”也相差不远,我会的题她也会,她不会的题我也不会。
……
听了我们互为知音的几个“证据”,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个知音来说说心里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