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孩子的自卑心理形成因素之一:家庭因素
——家长会话题之一
您说过类似的话吗?
1、你真没出息,太不争气了。
2、你一点儿也不像我的孩子。
3、你真笨,看隔壁的某某多好!
4、你还有点良心没有,我一天到晚拼死累活的却是为了你。
5、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我不管你了。
(这些话出自我班一个孩子的作文。)
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这是我们教材进行到第五单元综合活动中留下的一篇习作,让孩子以“冲突”为主题,以“一件什么样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件令人烦恼的事
莎莎
“马上就要上初中了,你再不好好的学习,你连十三中学都上不了,你考不上中学你就打工去,成天就知道玩、玩、玩。该玩玩,该溜溜,像你这样也学不到哪儿去,你爸累死累活地在外面打工,你倒好。”听,妈妈又在吵我了,每到星期六或星期天,妈妈只要一有空,看见我在那闲着,她就开始嘟囔我,吵我。
自从升到六年级,妈妈的嘴就没有消停过,一会儿吵吵我,一会儿又吵吵弟弟,虽然我知道妈妈是为了我们好,但是有时候我心理还是觉得委屈。
幸好这段时间妈妈去上班了,我的耳朵也清净了许多,只要每次妈妈去上班,弟弟就开始看电视。我呢,忙着做家务。吃过饭后的碗,我得刷刷,洗过碗后我就开始扫地,然后再将垃圾倒出去。本来指望妈妈表扬一下呢,谁知每次妈妈回来后,都是一声不吭,连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有时候我跟妈妈说话,她还爱理不理的。今天中午,妈妈让我拿剪刀剪布,剪掉后有一块布妈妈说不要了,我就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却说因为你的脸行了吧。当时,我觉就觉得十分委屈,心里难受极了。妈妈怎么能这么说我呀?
这些还好,但是,我最不能忍受的还有妈妈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几句话: “1、你真没出息,太不争气了。2、你一点儿也不像我的孩子。3、你真笨,看隔壁的某某多好!4、你还有点良心没有,我一天到晚拼死累活的却是为了你。5、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我不管你了。”
经常听到妈妈这样的话,我都觉得我越来越不自信了。
亲爱的妈妈呀,我一定会做个好女儿的,请您不要再这样责怪我了好吗?
读到孩子的这篇作文,我叫来了孩子进行谈话,当时孩子就哭了,看来真的是很难受,很委屈,所以我说:“莎莎,首先老师理解你的处境,知道妈妈这样说你的时候,你肯定不好受,但是你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了吗?”“嗯!”“其实我能理解你妈妈的心情,她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你们两个,一定很累,所以心烦的时候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无论怎样说你,她都是希望你好,所以作为妈妈的女儿,也应该学会理解妈妈,如果她哪儿做得不好了,你也可以告诉她呀,千万不要憋在心里,知道吗?而且你是姐姐,要给弟弟做个好榜样的,不是吗?”“孩子,要不要我和你的妈妈谈谈心呢!”孩子使劲儿地摇摇头。第二天,孩子的邻桌不无叹息地告诉老师,说:“老师,你找她妈妈谈是没用的,她妈妈和我妈妈一样都是这样的人。”我本来想就此打住的,没想到又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想肯定还有第三个或者第四个,所以,督促着我不得不写下来,作文本次家长会的发言内容之一。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孩子本人在受到劝慰之后,表示对妈妈的这些言语还是能够理解的,这是后来从孩子的日记里看到的。
让我们一起多给孩子鼓励吧!
——写给莎莎的妈妈
亲爱的莎莎妈妈:
您好,我是孩子的
从莎莎的习作中,可以看出,那你是一位很能干、对孩子要求也十分严格的妈妈。孩子的爸爸因为工作在外,您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上班,该是多么地辛苦。尽管如此,您又是多么地关心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您的辛苦付出有着更好的回报。可是,您知道吗?恰恰是您这份严格的爱让孩子无所适从,她也因此常常感到委屈,不是孩子不理解您,正是因为理解您的辛苦,所以当我说找您当面谈谈的时候,孩子执拗地使劲摇了摇头,然后泪水如决堤的海肆意流出,我想这大概是出于对您的威慑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还感觉不到,孩子渐渐已经长大了,她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渐渐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多么地脆弱和敏感,她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让孩子难受半天,更不要说过激的言行了。您可能不知道你常常伴随在嘴边的几句话对孩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孩子用了“最不能忍受”来形容她的感受。她说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妈妈常说的这几句话,“1、你真没出息,太不争气了。2、你一点儿也不像我的孩子。3、你真笨,看隔壁的某某多好!4、你还有点良心没有,我一天到晚拼死累活的却是为了你。5、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我不管你了。”言行中,可以看出您对孩子的希望还是极高的,您希望孩子是优秀的,可是您想想,孩子为什么会如此难受呢?是不是我们爱的方式、表达方式出了问题呢?您知道吗?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的,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要知道,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如果调适不好,将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将是孩子人生路上多么大的绊脚石啊。如果到那时我们才有意识到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信是多么地重要,再去亡羊补牢,恐怕为时晚矣。《好妈妈胜过好孩子》一书中写到,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母亲。由此看见,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呀!
亲爱的莎莎妈妈,等你闲下来的时候,和孩子谈谈心吧,敞开心扉地去聊一聊,孩子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儿,她渴望和您平等沟通,做您贴身的小棉袄。如果可以,换换自己说话的方式。既然爱她,就要让她感觉到您的温暖,给孩子足够的自信;既然爱她,就应该让她知道,您的一言一行都是为她好;既然爱她,就让我们用一颗尊重、平等、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吧。本来想找您当面谈谈的,但又害怕您没时间,本来这是你们的家务事,但是我作为孩子的老师、班主任,爱生心切,又不得不让我提醒您,如言语有不当之处,还请您多多谅解。为了孩子更好,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吧!
祝好!
孩子的班主任
如果您还不能理解的话,就看看下面这一段话吧:
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其中“家庭因素”是形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客观因素之一:自卑感是幼小时在家庭里就开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应对子女寄以超过其实际可能的期望值,要客观地观察并承认子女的天赋条件。要着重培养其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并设法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成才需要坚定的毅力,应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格。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聪明、伶俐而常常被父母和他人夸奖和宠爱,长大以后就会形成一种自信的性格,而由于某些原因,那些整日生活在斥责和鄙视的环境中、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经济境况困窘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低人一头的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自卑心理加剧。相当一部分家长只会批评不会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反比。孩子越大,家长越挑剔,早就没有了孩子学走路时的赞赏心态。家长最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家长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的学习马达,实际上,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只能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为各种达不到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拿孩子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来,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对自己毫无信心,于是便产生了自卑心理。(摘自:郭家学的《小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后记】这是在我们最近一次习作中发现的问题,写给莎莎妈妈的这封信也有好几天了,本来是让孩子带捎的,但是因为我发现不少孩子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也算是为了顾及孩子尴尬的处境吧,所以我想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家长会上和家长朋友们深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孩子们的童年是快乐的,充满自信的,阳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