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前两天,父母又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虽然不是家常便饭,但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形。
父母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可吵起嘴来谁也不让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父亲为人老实,嘴却笨拙,对待周围的邻居那是一腔热情,有谁需要帮忙的,只要向他张张嘴,他是连人带工具一起上阵,啥也不计较,可对待母亲,却丝毫也不让步。
而母亲,心眼儿好,可嘴却絮叨,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活是没少干,可有些话却三番五次地说个没完,直说得人心烦。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每次他们吵嘴,我都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一个一个说服,一个一个教育,还不能冲他们发脾气,那得耐着性子慢慢说,就像煮功夫茶一样慢火细攻。
就像这一次,母亲说父亲做得不对,父亲说母亲不对,都找对方的不是。当着母亲的面,我先夸母亲如何如何辛苦,是家里的有功之臣。再说父亲做得不对,明明看到了母亲的辛苦,可依旧不依不饶。然后,我劝说母亲,其实父亲也挺辛苦的,也没有闲着,做的活也不比你少,你想让人家体谅你,你得先学会夸人家。一味地吵来吵去,谁也不会服气谁。再说,你活也干了,可嘴也没饶人,你就不能少说两句。你想想,你连自己的毛病都改变不了,还怎么要求别人呢?以后,你也学着夸夸父亲,这样,他听多了,自然也会改变自己的。
然后,我又照样子去做父亲的工作。我想,经过沟通,加上对对方的赞赏,一定会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会立马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效果的。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是我经历这件事之后的感想。固执的人老是想让别人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想法办事或做事,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搞得大家都不开心。原因很简单,谁都不愿意成为一个没思想受控于人的人,这自然就有矛盾。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往往要求改变别人的情况较多,而改变自己的情况较少。
要改变别人,还得先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别人跟着自己走。改变自己就是要把自己融入环境中去,改变别人就是想让现有的环境适应自己,谁难谁易?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实中因为老想改变别人而引发的“战争”太多了,婆媳关系不好、夫妻关系不和、父子、兄弟间的摩擦等等,不都是因为对方在某些事情上没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而引发的吗?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此路走不通就不要再往前走了,退出来还有其他的路,这条路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融进环境中去,等自己充分了解和适应环境后,再找机会改善环境。
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强大,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弱小,世界都是公平的。
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被紧紧锁上的门,我们用力去打开它却不肯转过身去看另一扇世界为我们敞开的窗。于是,不停地错过,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泪。
就如张悦然所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要试着用真诚去拥抱和接纳整个世界,去爱每一个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让眼泪掉下来。
“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吧!”智慧的人笑着。愿我们都来做一个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