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春游的并不美好的结尾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8-06 10:50:34 作者: rapoo



关于春游,加斯顿的孩子无需盼望,因为提倡户外活动、注重同大自然的亲近本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春天已然来到,何妨欣然一游?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美丽约会。



春游自然是美好的——



景色宜人:“银杏点翠,碧柳含烟,几树李白,数点桃红”;



心情大好:“一路春风一路歌,笑语不断尽撒欢”;



大快朵颐:各家的爸爸妈妈们相应了学校的号召,尽可能自己动手,奉献了各色各样的爱心午餐,赏心悦目、美味可口,我们的就餐气氛当然是在快乐分享中大呼小叫、其乐融融。



但是,我们的这次春游,却有一个不太美好的结尾。



——不,不是孩子们在草地上的腰旗橄榄球比赛中互有胜负。胜负本来就是兵家常事,我们既然接受规则,当然也可以接受输赢。袖手旁观,永远无法体会这乐在其中。体育运动的核心,并不是身体的锻炼,而是意志的磨砺。



——不,不是孩子们在湖边探险,湿了鞋子甚至落入水中。没有勇敢地尝试,哪儿有这意外的惊喜?孩子们并排坐在岸边光着脚丫聊天晒鞋子的模样实在可爱……这样的天真无邪,是大人们所羡慕的。



——不,不是孩子们在儿童乐园中玩耍被管理人员提醒。管理人员的提醒是对的,木马不能放到海洋球池中。孩子们呢,能够想到这么玩,是一种创意,被提醒后立即改正,则是一种态度。我们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公众意识,希望孩子既能够按照天性而活泼,也能够根据需要而安静,但这样的培养,不靠强制,而靠睿智地引导。



“不美好”,同我有关。



在一天的游玩就要结束时,我们准备拍一张合影,即画上句号。



一个小男生却在这时悄声告诉老师,说自己要上厕所。



当那位老师的探询的目光向我投来时,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就在刚才,我宣布即将返程时,特意强调了这个事儿,给孩子们留了充裕的上厕所时间。这个小男生,是不是心不在焉,而没有照办?而此时此刻,他将影响我们大家的行动。



一位保安打开对讲,召来了一辆电瓶车。我的心情才略有缓和,挥了挥手,让老师带着那个捂着肚子的小家伙过去——如果走路,来回恐怕是要走个十来分钟的。没想到,立即又从队伍里冲出几个孩子来,嚷嚷着也要上厕所。



我懂,这几个恐怕是凑热闹的。不过,也罢,去一个也是去,去几个也是去,反正有电瓶车……



于是,六个孩子在两位老师和一位家长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地上了车,还向我们兴奋地摆手。



没想到,这一走,半天也不见回来!打了电话,那边的老师说孩子们上厕所是有点儿慢,而且电瓶车送过去了却又离开了——敢情这是单程票啊。



左等右等,将近四点。返程还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平常校车下午发车的时间,是四点五十,如果校车不能及时赶回学校,还会影响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家。我赶紧吼给校车司机:“别等了,出发吧!”幸好,有几位家长跟来做义工,私家车还有几辆,可以备用。



其实那时候,我已经瞧见“上厕所小分队”的身影从桥那边冒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我家女儿。她还挺开心的,走几步,跳一跳,还冲我招招手。



我却没有给她笑脸,而是非常严肃地高喊:“跑起来!”



他们跑了起来,恰好可以看到校车远去的影子。



这大概是我当这个校长以来,对孩子们最为严厉的一次批评。



我认为,这几个孩子没有听指挥,没有遵守时间,没有服从集体的利益,应该把这样的教训记在心里。



孩子们的脸色很难看,就像烂漫的花儿一下子枯萎了。



大概在校车离开五分钟后,我们也出发了。我的女儿和我在一辆车上,有点儿挤。一路上,我们大人在谈话,她则蜷在角落里一言不发,虽然很瞌睡,也努力睁着眼睛没有睡着。



我总觉得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哦,是的,我的童年,也有这样的经历。



那应该是我们唯一一次真正意义的春游,是去附近的一个村子那里野炊。我记得就是在那次野炊中,我第一次尝到了巧克力牛奶的香甜;我记得我带的是大姑亲手做的番茄酱,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不绝口;我记得那时的小河齐腰深,我们趟过小河去一家工厂里接自来水,然后回来下方便面。



我也记得,我和几个同学不知怎么的,就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当我们终于追上了大家时,几个人还商量着,让我站在第一个的位置,让我最好的朋友站在第二,因为我们俩算是官儿,班长和学习委员。结果,我们被班主任赵老师骂了个狗血喷头。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们原计划是带大家再爬一座山的,但是因为找不到我们几个而取消了行动。



我当时自然是满腹委屈。



那么,今天的这几个孩子是不是也是满腹委屈?



是的,道理是没错的——我们大人所认为的道理。



而就算是孩子们犯了错,我的这番批评到底有无必要?



事实上,孩子们在看到校车绝尘而去的时候,内心一定已经受到了触动乃至震动。这种触动或者震动,同他打破了花瓶或者弄丢了作业的感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已经体会到了犯错所带来的不美好的感觉,这是他所能感受到的自然惩罚。而我们成人,可能会以为自己的批评是“一针见血”,是“当头棒喝”,是“乘胜追击”。不,批评的原则之一,当是“适可而止”,否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成为“往伤口上撒盐”,反而会令孩子产生更深切的无意义的痛苦,甚至会令其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



“真理”在握又怎样?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



纵然用心良苦,声称“恨铁不成钢”,方式不当,时机不对,尺度不合,也是枉然。



平静下来,我觉得,如果当时我不是强加给孩子“暴风骤雨”,而是和他们站在一起默默目送校车离开,只需要那么沉默的两三分钟,就足够了……



这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尾。



因为我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教育者。



记录在案,引以为戒。



2014-3-30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