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孩子拥有一根魔杖-----谈如何让孩子

发布时间: 2019-08-06 10:50:38 作者: rapoo

我个人从事了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喜欢写点儿什么,基于教师的缘故,经常会有一些家长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怕写作文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家长们的话语中,我明白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渴望着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支生华妙笔。而我总结这十几年来的经验,回答他们的却只有两个字:阅读。

我认为阅读不仅仅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更是增强他们学习能力的一根魔杖,如果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异常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会更有潜力的。

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深入的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阅读要趁早,阅读量要足够。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

那么,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并获得其中的乐趣呢?下面是我阅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如下几种方法:

一、家长早给孩子读书,孩子就会早突破识字关。

孩子两三岁时,家长就可以拿起一本书给他们读故事,切忌不要“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照书上的文字,一字一字给他们读,且要声情并茂。慢慢地,可由家长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孩子听,慢慢地,再改由孩子指着字,家长来读,孩子指到哪儿,家长就读到哪儿,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理解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一起。文字就会变得不空洞枯燥,文字它是有内容的,有故事的,是很有趣而且很生动的。另外,家长一定要把学习生字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这样的学习文字,孩子感到轻松,大人也轻松,且能事半功倍。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就会产生我想自己试着去“读”的冲动,孩子想自己去触摸文字,这不就是孩子最早的阅读吗?

二、阅读要讲究速度。

好的阅读是要求速度的,不要求孩子一字一句慢慢地读。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就会是零散的和不完整的。

三、家长要在乎孩子读了多少,不要计较他记住了什么。

四、让孩子读字,不要读“图”。

这里的“图”是指像漫画类的图书、电视、电脑等以图像为主来吸引孩子的东西。

五、尽量不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较简单的改编版。而“缩印本”则是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

六、阅读需要诱惑,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孩子“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总之,家长要想办法“诱惑”孩子去阅读,而不是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项任务,今天你读了什么,讲给妈妈或爸爸听一听,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一系列询问,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成了一项任务,这样一来,孩子阅读些书的兴趣就会大大折扣。

七、看“有趣”的书。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要了解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来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兴趣爱好所在。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八、家长做孩子阅读的榜样。

为了你的孩子能爱上阅读,家长就从我做起吧,为自己的孩子赢造出一个书香家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书香父母!

为了孩子,就努力从这八点做起吧,这样坚持下去,你的孩子就会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杖!

200976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