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小黑洞
上下班的路上,上一年级的女儿和我行走在从家到学校的途中,虽然运行着同样的轨迹,但女儿遇事爱思考,爱提问,所以常常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来。
今天早晨,因为昨晚下了阵雨,所以路面略带潮湿。我像往常一样用电动车拖着她,我负责行车的安全和方向,她负责欣赏一路的景色和歌唱。
“爸爸,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女儿惊叫到。
“请讲——”我扭头应道。
“今天的马路上有很多小窟窿,黑黑的。”
“是蚂蚁窟窿吗?”
“不是,蚂蚁洞没有这么大!”
“那会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你停下来看看吧!”
“不行,现在停下来不安全,也浪费时间,我们还要上学呢。”我边回答便继续驱车行走。
“我再想想吧。……这有,这也有……”随着行进路线的改变,女儿还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并且仍然仔细地观察着。
女儿的坚持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不是蚂蚁洞会是什么,我也慢慢降下了车速,开始观察女儿所提的问题。没错,在几乎所有的马路上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类似黑洞的东西,因为行走时的速度比较快,所以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窟窿。但这窟窿比蚂蚁大多了,而且马路上也根本不会有这么多的窟窿。
我不觉停了下来,我们开始观察。
不一会,我便找到了答案,女儿看得更清了,但她说不出理由来。为了启发女儿,我们边走边继续交流。
“这些洞并不是刚刚形成的,而是在车辆的运行中慢慢留下的。”
“为什么车辆走过会留下这些洞呢?”
“你忘了,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摩擦力,车辆在运行的途中由于摩擦会把路面磨去一部分,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弯有的直,又深又小的就形成小窟窿了。”
“哦……”女儿似有所悟。
“那为什么不下雨时看不出来呢?”
“不下雨时,路面上的泥土灰尘掩盖着,填补了这些小窟窿,所以你看不出来。”
“我明白了,一下雨灰尘被冲走,路面变得干净了,这些小洞里存着脏水,看起来就像小黑洞了。”
“对!”
“如果一条路上的小黑洞越多,说明这条路破坏的越严重。”
“对!”
“那摩擦有这么大的坏处,没有它不行吗?”女儿接着问。
“那怎么行呢,如果没有摩擦,你会站稳吗?如果没有摩擦,汽车就不会停止了;如果没有摩擦,你吃的东西就不会嚼碎了。”
“我明白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学校。我骑下车,又仔细看了看地面,真的在平时我们都以为平坦如砥的马路,下过一场雨后才发现它的确也有不少的瑕疵,类似演员卸过妆后的斑点一样。
处处留心皆学问哪!
这一切源于女儿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