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聆听
黄琳茜
朋友,你聆听过吗?聆听春天的虫鸟鸣,夏天的暴风雨,秋日的落叶,冬季的雪飘……聆听大自然中的一切。
点评:开头以“朋友,你聆听过吗?”问句形式点题,吸引读者,让读者感觉亲切自然。然后交代作者自己要聆听的内容。这样的点题,干净利落,让人一目了然。
伴着南归燕子的啁啾,春天已悄无声息地来了。随着她欢快的步伐(此处拟人化手法把春的到来描写贴切形象),冰雪融化,小草探头,各种虫鸟相继归来。这时,你轻轻漫步在河边,静静伫立在河岸,微闭双眼,各种声音融入耳中。听,河水在哗哗地伴奏,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歌唱,偶尔会传来几声虫鸣在伴唱。你静静地听,渐渐地,所有思绪抛在脑后,你只需静静聆听这场“音乐会”。不一会儿,你会发现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
点评:这是小作者在春天里的聆听。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春迈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河边,于是,冰雪融化,小草清幽。此时,你闭上双眼,侧耳倾听——水流声、鸟鸣声、风声、雨声,如聆听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聆听时,你会忘却一切烦恼,心情也会快乐起来。这里的听不是随意的,而是抛开烦恼,用心倾听,才能感觉自然之美妙。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夏天充分应正了这句话。那天下午,炎炎烈日,热得人喘不过气。下午,突然,一道闪电刺破沉寂的天空,随即惊雷滚滚而来,不一会儿,豆粒大的雨点便打了下来。哗哗的雨声吸引着我来到门前,站在小小的屋檐下,闭目凝神,奇妙的风声,美妙的雨声,还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它们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神奇的音乐,在空中流淌,回荡……
点评:随着时间的推进,夏天来了。小作者把天气的炎热,雷声闪电以及豆大的雨点描写得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般贴切自然。你可以站在屋檐下,把“奇妙的风声,美妙的雨声,还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全部收集,形成一曲夏季交响乐。
秋日里的树木,叶子已经泛黄。它们纷纷从树上飘落,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彩蝶飘落在地(此处把落叶比喻成蝴蝶,形象逼真),溶入水中,给曾经养育自己的大树做养料,培育出更漂亮,更惹人喜欢的树叶。轻闭双眼,从它们在树上飘落空中,到落在地上。然后被人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你是否听出它对离开时的不舍,奉献时的喜悦,飘落时对未来的向往(此处的拟人手法用的恰当好处)……
点评:秋季给人的感觉是肃杀的、凄凉的,而小作者以纯真的心聆听秋,没有秋日悲悯和哀叹。她眼中的落叶是情义深重的,对树是恋恋不舍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因为这些落叶化为来年的肥料滋养着新的绿叶的生长。
冬天,该聆听雪飘的声音。自然已经过了春的鸟鸣,夏的雷风,秋的叶落。冬天该是这个声音,似有似无,轻细的声音却能触动心灵。每一片雪花落地时都会发出微妙的声音,洁白的雪花压弯了树枝,树枝承受不住,雪便会向下滑落,听雪落地的声音,便可知冬天的脚步移动了何处。走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地响,也能给你一丝慰藉。冬天以洁白、美丽的声音结束了一个美好的年度。
点评:这一段好美妙!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到了冬,一切都是落寞的、凄寒的,然小作者把雪飘的声音、从树枝上花落的声音,人走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些声音都不算太响亮,似乎听不到,却能触动心灵。这里蕴含着聆听需要用心,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听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世间的美好。
我在聆听中成长,聆听自然地一切……
点评:最后一段小作者只用一句话结束,惜墨如金,紧扣题目,又自然落笔。这样的布局简单而又简约。
评语:
本篇习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并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让语言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为文章增添亮色。景物描写、动态描写惟妙惟肖。语言如行云流水流畅清晰自然,不知不觉间把读者带入聆听自然的美好感觉中。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要学会聆听,听取他人对问题的看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学会走进自然,聆听自然,感恩自然,这就是小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她在聆听四季,不仅用耳朵,更用心,让四季美景和声音进入耳朵,融入内心,自己收获了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