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孩子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发布时间: 2019-08-17 10:58:48 作者: rapoo

让孩子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前几日出差,遇到一位刚从澳洲回来的朋友,闲谈之中,朋友对国外的见闻感慨颇多:

“在澳洲,你随处可见房屋装修工艺的精良,能够十几年没有丝毫损坏,不像国内的装修到处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澳洲,你会看到很多年纪非常大的技术人员,虽然他们都已年近花甲,但他们对技术的专注和执着,一如刚刚入道的年轻人。”

“在澳洲,很多人一辈子只从事一种工作,不会像中国人不断的跳槽,他们会把一生的精力倾注于他们毕生的事业,他们把事业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

和朋友的这次谈话,又一次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困惑: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也许在国外,事业和职业仿佛没有本质的区别,国外的父母非常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孩子长大以后,会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兴趣使然,所以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倾注于自己的事业,这样的劳动果实,具有再高的精美工艺,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国内,孩子们从小会在大人的说教下,放弃自己的爱好,而盲目地加入追求高分的行列。在高考时,家长指导孩子们选择报考专业最重要的依据是:好找工作的专业;好找高薪工作的专业;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当孩子们终于结束他们苦作舟的无涯学海之旅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已经习惯于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世界,找寻自己的归宿。他们不是选择自己的爱好作为自己的事业,他们选择的仅仅是自己的职业,是自己谋生的手段。一旦他们发现有更好的职业,有高薪、有高升机会的职业,他们就会消尖了脑袋,拼命往里专。所以很多中国人频繁的跳槽,频繁的更换职位,所以很多中国人工作会很累,会压力很大,甚至会因压力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很多中国人会把急功近利的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我想,在这样的工作心态下完成的“作品”的质量,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我就是一个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孩子。我从小就很听话,没有那些“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就是我的全部生活,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考上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我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在工作初期,我无所适从,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我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我在单位认真工作,下班后休闲、娱乐,似乎这样潇潇洒洒就是人生的最佳境界。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环顾四周,发现很多同学、朋友都悄无声息地从身边跑过,自己已经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不甘示弱的我开始奋起直追。在追逐的过程中,我却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渐渐地,我的工作兴趣一日不如一日。一些问题总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到底什么是我最喜欢的事业,到底什么是最适合我的职业?”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利用一切机会寻找答案,但为做一名“好学生”,在我的记忆中,我已经无法搜索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蛛丝马迹,学习和考试就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我丢失自我的时间已经太久太久了,可能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谋生度日,我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着,没有兴趣,只有责任。

也许很多人会说:“你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幸福的家庭,你还要什么?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呀,我现在的生活虽不算富足,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人生仅仅衣食无忧就足够了吗?我心里有太多的不甘、太多的遗憾……

我不想让几十年后的儿子像我一样,在人生留有遗憾,人生应该有自己喜爱的事业,应该有自己愿意倾注一生的事业,应该有自己心甘情愿为此付出一切的事业,而不应该仅仅是具有为谋生而不得不为的职业。如果事业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那他在工作中体会到的只能是压力、是痛苦,而不会是轻松、是愉悦。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才不枉这人生一世。

所以,我想说:各位家长,在你们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请不要抹杀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给他们一个将来可以拥有自己事业的机会,让他们将来的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他们愿意去精心呵护,并倾注一生的事业,让事业与职业齐头并进,让他们的人生不留遗憾!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