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小鸭
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真挚的伙伴,它们可以给孩子带来纯真的欢乐,但也会带来麻烦和痛苦,包括接受它死亡的现实。---妈妈题记
一个月前,孩子看到了卖小鸡的,回来和我商量想养两只。我心想养样小动物,孩子可能会从饲养的过程中收获许多呢,而且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体验,于是就答应了。
可是,接下里的几天,阴雨连绵,卖小鸡的人一直没有出现,每天放学后孩子的目光都会在学校周围寻觅,一天天过去,等来的都是失望。那天放学孩子坐在车子后,一路上嘴里不停地念叨:卖小鸡的快出现,卖小鸡的快出现。。。然而一直到家门口也没有看到。到了楼下,孩子跳下车,学着母鸡飞的样子,嘴里还“咯咯哒,咯咯哒”地叫着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看到孩子想养小鸡的愿望如此强烈,我也不禁在心中期盼卖小鸡的快出现。
隔天,孩子从奶奶家回来,怀里抱着一个纸盒子,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幸福,我往里一看,是两只黄色的像绒球一样的小鸭,孩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就这样两只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母女殷切的期待中来到了我们家,成了家中的一员,成了孩子的好伙伴。
对于饲养我也没有经验,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养过鸡鸭狗羊,但那会我们的院子很大,这些小东西都是在他们妈妈的带领下觅食,玩耍。为了能让这两只小鸭健康地活下来,我和孩子电话询问了母亲,母亲说小鸭太小,需要喂面条,剁碎的菜叶,还需要饮水,于是每天我们开饭时,我也会为小鸭细心准备,然后由孩子拿去喂给它们,看到小鸭吃着,欢快地叫着,轩轩会对它们说:鸭鸭儿,快吃饭哦,别说话,你们两个比赛,看谁吃得多,是不是在说谢谢我?呵呵,不客气,快吃吧,好吃的话,就吃完,妈妈还会给你们做。听着孩子关心呵护的语气,我觉得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能教孩子学会关心和爱,自己多点麻烦也值得。第二天清晨,孩子自己穿好衣服起了床,走到厨房对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怎么醒的吗?是被小鸭叫醒的!它们说‘快点起床读书了’,我就赶紧起来了。”“呵呵,小鸭子还成了你的小闹钟了,那你快去读书吧。”我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于是我就看到了坐在阳台上读书的孩子,脚边放着那两只心爱的小鸭子。从这天起,每天清晨孩子都会和小鸭坐在一起读书,十分带感情的朗诵,生怕小鸭听不懂似的,朗朗的书声和小鸭“呷呷”的叫声成了我家每天早上一曲独特的晨奏曲,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就很欣慰:养只小鸭,还成了孩子早起的动力。
下午放学回来,轩轩先去看一下她的小鸭,告诉它们她放学回来了,问问它们在家玩得好不好?生怕它们寂寞了,确保安然无恙,才安下心来做作业。那天下班回家,我听见轩轩在阳台上“一二一,一二一”地喊着,走过去一看,她把小鸭拿了出来,在和它们跑步呢,轩轩说:妈妈,我觉得它们很瘦弱,需要锻炼一下身体。我不禁笑了,孩子在和小鸭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了它们的弱小,感知了它们的需要,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唤起了孩子强烈的责任心,使她不由自主地想去呵护它们,对于幼小的轩轩来说,能被小鸭需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感受孩子纯真童心的同时,我感觉这也是一种收获,而这种收获相对于养动物的付出来说,实在是得到的太多太多。
两只小鸭就这样幸福的在家里生活着,轩轩每天都会和它们说话,给它们读书,唱歌,放它们出来散步。她希望两只小鸭快快长大,下蛋,然后孵出更多的鸭宝宝,我也尽自己的力量配合着,希望轩轩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说句实话,因为没有经验,我不能胜券在握。
“五一”出游时,轩轩叮嘱爸爸一定要照顾好她的小鸭儿,听到爸爸的保证后,轩轩才放心地出门了。
我们出游的第二天,轩爸就打来电话说一只小鸭已经不行了,为了不影响旅游的兴致,我没有告诉孩子。回来后,轩轩首先去看她的小鸭,发现那只已经不动的小鸭,眼泪就掉下来了,我告诉她小鸭生病了,爸爸也没有办法,大概是因为还有一只吧,孩子难受了一会儿,情绪就好了。
因为只剩下一只了,我们格外用心地去疼爱,每天给它打扫卫生,给它开小灶,给它洗完澡用吹风温柔地吹干,由于细心的照顾,这只小鸭显得特别健康,这对轩轩也是一种安慰。轩爸说小鸭属于群居动物,一只是活不了的,我就打算再买两只来,可是还没等我买回来,这只小鸭突然就安静了。
昨天下午,我还没到家,“妈妈,你快点回来,鸭鸭儿好像快不行了,”轩轩带着哭腔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我匆匆赶到家里,慌忙跑向阳台,发现小鸭的腿已经伸直了,一动也不动----它已经死了。孩子不相信地说:“我给你电话时它还睁着眼呢,”说着还用小手去翻了一下小鸭的身子,确认鸭鸭儿真的死了后,轩轩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放声大哭。我紧紧地搂着孩子,与她一起悲伤。
“妈妈,为什么她中午还好好的,下午我回来时它就走不动了呢?”
“它大概突然生病了吧。”
“妈妈,它是不是要坚持到我放学回来,和我说再见呢?”
“嗯,因为你很爱它,还想对你说谢谢呢”
“妈妈,我刚才用手轻轻地捧着,把它放在书桌上,看到它眼睛一睁一闭,十分难受地样子,我还不住对它说‘鸭鸭儿,你千万不要死呀,’然后它看着我,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又倒下了,我就哭了。”我扭头看到书桌上铺了两张白纸,纸上有剁碎的青菜,还有鸭鸭的便便,我在想孩子是怀着多么难受的心境在尽力挽留着鸭鸭的生命,又是多么无奈地眼看着它挣扎到最后,直至生命的结束,这个过程对充满爱心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残酷!
“妈妈,鸭鸭儿眼睛一睁一闭看着我,嘴里还呷呷地叫着,是不是在和我说谢谢,说再见呢?妈妈,鸭鸭儿就这样死去了吗?它就这样把自己的灵魂带走了吗?”
孩子竟然说出这样深沉而悲哀的话语!我搂着嚎啕大哭的孩子,也禁不住泪眼婆娑了。让孩子亲历小鸭的死亡,这对孩子是一个多么大的冲击呀,一段时间以来,小鸭激发了她活跃,好奇的天性,陪伴她排遣了许多孤独的时间,也让她奉献了足够的爱心,带给了她莫大的欢乐,孩子一时间怎能接受这一现实,就让她哭吧,适当的宣泄可以帮她更好的平静心绪。
等她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我告诉她:“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必须遵循生命的循环,人会生老病死,动物也会。还记得88岁的老婆婆吗?她活着的时候,妈妈和外婆有机会就给她做好吃的,去看她,给她洗头洗脚,你也给她梳过头,可是尽管我们都很用心的照顾她,尽管我们都万分的不舍,老婆婆还是离我们而去了,因为我们无法阻挡生命的规律。老婆婆离去的时候,我们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所以孩子,妈妈很能理解你的心情,理解你心中的那份不舍,但我们除了接受这个现实,没有其他的办法。就像公园里的玫瑰一样,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除了给它施肥浇水,在花开时,珍惜她的美丽与芳香,枯萎时,接受它的凋零,别的我们无计可施。”
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宝贝儿,对于小鸭的死和妈妈给你说的生命的规律,你有什么想法吗?”
“妈妈,我们应该相互关爱,珍惜时间,爱护生命。”
“你觉得应该怎样爱护生命呢?”
“要有安全意识,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孝顺您们。”
我又一次紧紧地拥抱了孩子,小鸭的死无形中使她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关于生命的教育,使她更深地体悟了生命的可贵和意义,看来,没有避开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是正确的。希望因为这次经历,孩子的智慧里能增加一些理智,冷静,和坚强的成分。同时,我决定周末再去给她买两只好养的鸟,让她继续体验被需要的感觉,体验生命的成长,繁衍,艰辛,美丽和短暂,从而更加地爱护自然,珍爱生命!
(后记:昨晚,我和孩子把那只小鸭连同它生活的纸箱一起送放到楼下,轩轩还给小鸭用一张纸裹住,转身离去的时候又给小鸭挥了挥手,眼睛里满含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