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19-08-18 17:06:10 作者: rapoo

苏大师在第一条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主要讲了两种教育方法及技巧:因人而异和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一、因人而异

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那个学生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就。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因人而异。

雍世昭,聪明好动的男孩,可以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我让他收发作业本,给他讲明白,怎么收,注意什么。每天,他把整齐的作业本,放到我的桌子上,有条不紊地告诉我,收齐了没有、少了几本、少谁的。我只需要微笑着静静听就行了。至于没有带来作业的几个同学,他会记下他们的名字,在中午放学时,提醒他们下午带过来。等到下午,他又会主动收齐,交给我。

王雁楠,机灵俊俏,成绩优异,孩子们都愿意听她的话。我就让她课前领大家背口诀。她往讲台上一站,一声令下,男生女生都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开始背口诀,俨然一位小老师。

对于表现欲强的学生,我就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对于胆小细心的学生,我就多鼓励多赞扬;对于调皮好动的,我就给他找出旗鼓相当的对手,让他们进行比赛……

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指导家长教育孩子也要因人而异。

郝晨阳,一个写字特别慢的学生,一个不愿意写字的学生。课堂上,我鼓励他提高写字速度,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下课后,我拨通他妈妈的电话,告诉她:孩子愿意写字,并且写字的速度提高了一些,回到家后,你也要多鼓励不要唠叨他写字慢。否则,我在学校对他的所做的一切鼓励就白搭了。

周冲,表面上看是一个非常机灵的、能说会道的小朋友,实际上他很不自信,有点胆小。那次测验,他没考好。我告诉他妈妈,不要只看分数,要看孩子是哪方面的题不会,把不会的学会就得到目的了,况且孩子把后两大题都做对了,就证明孩子上课时认真听讲了,没有理由批评孩子。

二、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的乐趣。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火花。

记得陈惠英主编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一书中也强调:“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记起自己写的《让孩子们拥有成功的体验 》和《我和“活宝”之间的小秘密》。

王楚文、郝晨阳、刘昊天,一个比一个好动,管不住自己。课堂上,我让他们找自己表现好的地方,课后,到办公室讲给我听。刚开始,王楚文和刘昊天勉强找出一两点,郝晨阳一点也找不出来。在我的鼓励下,在同伴进步的刺激下,慢慢地,他们表现好的地方越来越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越来越多,进步也越来越快。期末,他们都取得了理想的、满意的成绩。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个别对待,因人而异,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我们也会收获成功,收获快乐!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