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家丫头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作

发布时间: 2019-08-21 10:53:29 作者: rapoo

这几天,我和丫头天天腻在家里,看那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这是一本有独特写法的绘本,是一本有着独特吸引力的绘本。那群可爱的小老鼠,倒是成了我家丫头的最爱!!

(一)好书推荐:《爷爷一定有办法》

我家丫头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作文

【内容简介】
  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
  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和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作者简介】
  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生于纽约,曾于纽约、以色列和欧洲学习艺术创作,现定居加拿大。她的书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力,曾获得多次童书的奖项。《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书。

【作者自述(阿甲翻译)】
关于这个故事——
约瑟的爷爷能够修补任何东西。他能将一个破旧的毯子变成一件奇妙的外套,一件背心变成一条安息日领带,一块破手帕变成一粒崭新的纽扣,可是当纽扣也不见了,还能怎么办呢?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
这个故事源自一首古老的犹太民间歌曲,它讲的是一个裁缝将自己的旧大衣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当扣子不见时,他就创作了一首关于它的歌。我想:“这正是我要做的事!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个故事。”于是我决定将这首歌变成一本图画书。可是图画书是写给孩子们的,而这首歌中却没有一个孩子。“我可以改一改。”我说,“我要将那个裁缝变成一个爷爷。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孙子约瑟做每一件东西。不过,他做的第一样东西应该是一件大人才能穿的大衣吗?不,它应该是一个毯子。”
图画的背后——
如果你不看图画,只读文字,会感觉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当我开始为故事绘图时,我才决定要将故事的背景放在古老的日子里,在一个犹太人的小村庄里,就像那首歌中唱的那样。于是,这本书在我的眼前呈现了一幅全新的景象。它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在世时的情景。
书中所画的那些在街道上和市场上的人们,就是过去住在犹太村落里的人们的形象。
我的曾祖父就是一位贫穷的犹太裁缝。
当我在画这个故事时,纽扣丢失的那段情节一直困扰着我。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在乎它是否能变成一个故事。那个孩子总想知道纽扣到底去了哪里。这使我不得不在图画的故事里添加了老鼠,它们生活在地板下,所以可以找到那颗纽扣。
约瑟的妹妹长得很像我女儿英格丽婴儿时的样子。爷爷也为她做了一个奇妙的毯子。但当约瑟丢失了他的纽扣时,她只是给了他自己的布娃娃而不是那个特别的毯子。
还有个好消息,这个故事已经被Portfolio娱乐公司制作成了一个特别的动画片。
阅读这一本描述犹太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故事,菲比 吉尔曼,像是一个魔术师一般,让读者沉浸在充满人情味的古老犹太社区,目光与心境随着约瑟的家庭生活点滴与老鼠家庭充分利用捡拾来的碎布会变出什么而期待着、起伏着…
每个孩子都曾拥有一条或一件自己很喜爱的旧毯子、被子或玩具,丢了它,孩子总是万般不舍,如何把旧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与用途,使得生活处处充满惊奇,就是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最后当我们发现钮扣掉到老鼠家时,着实为约瑟而紧张,没想到「爷爷一次又一次的有办法」,让约瑟的心里种下「爱物惜物」的情怀,将由旧变新的秘密写成一个故事,一个可以永久流传的故事。
书中文字简洁又生动,左面出现约瑟拿旧毯子(布料)向爷爷求助的画面,重复『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共有五次之多,可作为良好的语文教学教材,更精彩的是爷爷总是回答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读者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想「猜猜看」这一次爷爷会变出什么呢?是一本让读者处处感到惊奇的图画书。
对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而言,一个物质过度充裕的年代,物品总是用完即丢,举凡纸杯、纸盘、卫生筷、纸尿片、甚至照相机等,过度的商品化让孩子们不太有机会用旧东西,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省思,重新检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

(二)我家丫头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在给丫头看绘本前,我总是让她自己先看图画,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以达到锻炼我家丫头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开拓我家丫头的思维,同时能不被我的思想所左右。这次看这本绘本,我依然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1、“爷爷真聪明……”
在丫头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图画之后,丫头对那块奇特的毯子倒是特别的有兴趣。每看到毯子的一次变化,她就会大声地嚷着给我看,毯子变成了什么……所变成的东西,都为小男孩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比如:首先,这是一条毯子,它可以盖在熟睡的小男孩身上,不让他着凉;它变成了一件上衣,可以穿在小男孩的身上,让他快乐地去上学;它变成了背心,它变成了手绢,它变成了纽扣,都能为小男孩带来快乐……当我问其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小男孩不仅没有嫌弃它破旧,还为此而感到高兴呢?丫头的回答的确令我很吃惊:“因为小男孩在看到新的东西时,总是乐呵呵的,你看,他脸上一直带着笑呢……”丫头向我解释着。是啊,丫头观察得很是仔细的。
“那这些奇妙的东西都是谁给小男孩带来的呢?”我向丫头提出新的问题。丫头只是从图上感悟,当然,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每次都是爷爷给他变魔术变出来的……”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学会的这个词“魔术”。我倒是很惊讶。
“你怎么知道是爷爷变魔术变来的啊?”我问丫头。
“这还不好回答吗?每次都是爷爷拿着剪子的吗?肯定是爷爷了。爷爷真聪明……”我听后,差点晕倒……“爷爷真聪明?”我重复着。
“那是了,爷爷当然聪明了,他能变出那么多的东西来,让小男孩高兴。爷爷真是有办法,爷爷就是聪明……”丫头肯定的说着。
是啊,丫头能通过看图感受到这些东西,说明她用心了。这样的图画,虽然对她来说,有点遥远,但是仔细观察,孩子还是能看出主要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的。这也为丫头上一年级,学习看图说话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观察,就要认真细致;表达,就要思想明确。
2、我为丫头读故事
丫头依偎在我的怀里,和我一起看着绘本,并认真听我读故事。当听完第一遍时,丫头的问题又随之而来了:“妈,爷爷总是说这块料子还够做……每次都能用剪子给约瑟变成一件新的东西,真奇怪?一块毯子竟然能做这么多的东西?”丫头想把自己的心中的疑惑一股脑地全说出来。我听明白了。
让丫头再听故事,想一想,除了毯子再变,还有什么再变化?
丫头又一次和我一起看着这本绘本。这次比原来更仔细。每次听到有些不懂的地方,还会向我必发问。当我们再次读完故事的时候,丫头没等我提示,就告诉我:“约瑟的长大了……”
虽然她没有直接告诉我说,约瑟的年龄在增长,但是这句“约瑟的长大了”也就涵盖了这个意思。
“是啊,丫头,随着约瑟的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个头的增高,那块奇特的毯子,一直在变化着。变成约瑟可以用的东西……多么奇妙的毯子啊!当然这些也离不开聪明的爷爷!”我向丫头讲解讲解着,当然也肯定着她原来的意见!
“丫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毯子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可以再利用的。比如:我们一起从超市里买来的带有包装盒的牙膏,当我们把牙膏放在茶杯之后,剩下的纸包装盒,我们不就用来放你的小‘宝贝’了吗?当然,你如果不想用把盒子当作‘聚宝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剪成一座‘小房子’,如果你也不想用了,这时候,你就可以交给你的姥姥或姥爷了,留着它以备后用,治我们灭掉的烧火啊……这就是东西的再利用。明白了吗?再比如:我们喝饮料后的空瓶子,就可以用来剪成你喜欢的花瓶啊,我随即又拿来她的手工书,让她看那些废旧东西作成的物品……前些日子,妈妈班里的学生,用废旧的报纸,还做了一个地球模型呢!所以我们不要把那些认为暂时没有用的东西随手扔掉。”我向丫头灌输着不要随便浪费资源的思想。

虽然今天我们生活的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教育孩子们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必须的思想教育。同时,教育孩子的同时,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才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
3、“扣子让小老鼠拾走了……”
再看图画的时候,丫头慢慢注意到了,大幅图画的下面还有许多的小图画。当她仔细看后,得知那些就是可爱的小老鼠时,高兴地是手舞足蹈。她对那些可爱的小老鼠则是倍加袒护。
当丫头听到约瑟的扣子找不到了的时候,她随口就说:“扣子让小老鼠拾走了……”
说实话,在丫头没有说之前,我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这是极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啊,小老鼠拾走,很正常啊。可她为什么要说是被小老鼠拾走了,还那么肯定啊?我疑惑。问丫头原因。
“妈,扣子是让小老鼠拾走了。你没看吗?小老鼠家,快成蓝色的了。窗帘是蓝色的,小老鼠身上穿的衣服是蓝色的,它们也有约瑟那样的领带……被爷爷剪掉的布都让小老鼠一家拾走了,约瑟的扣子肯定也会被它们拾走的……”丫头唯恐我听不明白,还边说边比划着。
“丫头的推测,有道理!就是吗,小老鼠拾了那么多的布料,做了那么多有用的东西,那颗蓝色的扣子也一定会被它们拾走的。因为爷爷已经尽力寻找也没有从地面上找到。”我肯定着丫头的想法。
也许扣子在床腿的一旁,背着光,爷爷看不到……但是丫头能想到这样的情况,说明她在看图的时候,动脑筋了。还是值得肯定的。
让孩子合理的想法得到我们的肯定,这是让她们能进一步增加自信的做法,更是她们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让我们随着孩子的思维一起转起来……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