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得感慨一句。当爹妈真不容易——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发现,原来计划生育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只生一个好,还包括孩子出生的时间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你看,幼儿园的规定是三岁进小班,差几天不到就得去托班,这样孩子就应该在九月前出生最好。可小学的规定大多是六岁半入学,那么孩子就应该在二月底前出生。这二者本身就令人很纠结。
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思,因为我也是孩子的家长。就像我们家妞,是八月初出生的,上幼儿园倒是正好,上小学却差了半岁。我们就不能不左右为难了。早一年上学?孩子太小。晚一年上学?孩子又太大。再说了,这幼儿园大班之后、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一年,怎么过?父母两个都上班,学前班不靠谱,再上一年大班吧,幼儿园那边不好插班,孩子自己也眼瞅着同学都进小学了,能不急么?
最近,经常遇到有家长咨询一年级入学的问题,看到爸妈网上讨论得也很热闹。干脆放下一切,就这个事儿说说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讲,早一年不如晚一年。
第一、 孩子的年龄小,表面上看可能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同其他孩子相差不大,但是其在注意力、意志力、交往能力等方面是比较弱的,而这些弱势,我们往往暂时看不到。上学的意义并不是学拼音、学认字、学算术那么简单,那些看不到的东西,才是决定孩子快不快乐、能不能学好的因素。举个例子。小学的课堂,是以四十分钟为一节,而且是以学为主的,同幼儿园的十五到二十分钟一节且边游戏边学习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孩子必须专注。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很短,又很爱动,尤其是精力旺盛的男孩子。
第二、 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年龄小的孩子处于明显的劣势。这一点,即使是您的孩子个子高,也是一样的。我九九年带第一届学生时,那个班的孩子几乎都是走后门进来的,平均年龄比其他班小一岁。每到运动会,我们就没有拿过倒数第二,次次垫底。不要小看了这个运动能力,它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影响他在班级里的角色意识。
第三、 因为肌肉发育还不到位,孩子的握笔姿势不可能正确。我家女儿上中班,老师已经在教孩子写简单的数字了,我曾委婉地
第四、 在基础教育中,男生本身就不占优势,早上学更会从第一天起破坏他的信心、兴趣和习惯。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中写道: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为女孩子量身定做的。不错,小学教育,要求孩子细心,女生当然要比男生强。小学老师,希望孩子乖,男孩子本身都精力过剩,怎么可能老老实实那么乖巧?必然招来老师的批评!
顺便说说为什么不乐意让孩子上学前班。除握笔之外,我认为孩子提前学那些东西,也会成为他将来正式上小学的障碍。那些在课堂上走神做小动作的孩子,未必是诚心不听课诚心想惹老师注意,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学过了……学前班教的好,那么也就是家长浪费了钱,孩子浪费了时间;学前班如果教的不好,那就更惨了!
总之,我认为我们若想拜托对孩子是早一年上学还是晚一年上学的纠结,主要还是要从教育理念着手。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的成长,是培养健全的幸福的人格。这样看来,何必折腾!
另外,我在讲我的看法时,刻意避免了很多家长所关注的“比”的问题。也就是说,很多家长在决定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时,理由之一就是:“这样孩子就比同学强了,能拔尖,不吃亏。”
唉,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好,何必跟别人比来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