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开始就不晚
——有感于儿子拉琴
儿子迷上了小提琴,在暑假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嘀咕:“暑假里我想学小提琴!”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喜欢上了这种西洋乐器。我说:“学拉二胡吧!咱们的民族乐器,阿炳的《二泉映月》、、、、、、”没等我说完,儿子的脑袋就摇得像拨浪鼓,他说二胡不登大雅之堂,而小提琴多高雅!(呵呵!小家伙对二胡有成见啊!)我家先生企图说服儿子吹萨克斯,也遭到了儿子强烈的反对。儿子认准了学拉小提琴,可我却犹豫不决。学小提琴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我真担心儿子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的话还不如不学。
我以为儿子三天的热情一过,可能就打消了学琴的念头。七月份我忙着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学科带头人培训,儿子在家忙着读书、写作业、锻炼身体。但忙中也不忘催我:“妈妈,您什么时候带我买小提琴、给我报班啊?书上说孩子在12岁以前要学会一项乐器,我都10岁了,再不学就来不及了!”我说:“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开学就六年级了,明年一上中学每天那么多作业,哪有时间练琴呢?”儿子更急了,说:“现在还不开始,以后不更晚吗?”并且他信誓旦旦说学琴不管多难他绝不当逃兵!
在儿子“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开始动摇。尤其是儿子说“现在还不开始,以后不更晚吗?这句话老是在我耳边回荡。我五音不全,每逢有活动要出个节目时我总是逃之夭夭,也许不让儿子学琴将来会留下这样的遗憾吧!于是,同意了儿子学琴。
带着他买琴、买教程、谱台等,又联系老师,陪他去老师家上课、、、、、、儿子在日记中写道:“花了那么多钱,我心里有压力,这琴一定得练好啊!”(他向来是无忧无虑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也没见他有过什么压力)
刚上了两次课的儿子练琴的热情很高,对我戏谑地说他在“锯床腿”他也毫不在意,依然拉得起劲。看书累了,跑去拉一会儿;写作业累了,跑去拉一会儿。老师讲的练了,自己又琢磨后面的怎么拉,“吱吱扭扭”试图拉《闪烁的小星星》。当然,胳膊、肩膀很不舒服,拉一会他会放下休息一下,他说:“拉琴真累人!”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并不见抱怨,而是劳累后的满足。他悄悄地说:“妈妈,也许不久我就可以拉《雪绒花》了。小康康知道了,(小康康是儿子的朋友)一定会大吃一惊,这叫不叫‘一拉惊人’啊?”我开玩笑地说:“该不是拉得太恐怖,让人大吃一惊吧!”儿子和我笑成一团。
我庆幸自己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庆幸自己支持了儿子拉琴。也许音乐不能带给他物质上的东西,比如名利,但至少他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有一项足以怡情的爱好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也许在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里,儿子拥有了自己的一座心灵花园。
只要开始就不晚!学琴是这样,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