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最英俊的少年(转帖自我为卿狂的博客)

发布时间: 2019-08-25 10:46:56 作者: rapoo

最英俊的少年

——我眼中的秃鹤

(作者 我为卿狂 玉敏)

秃鹤不姓秃,姓陆,大陆的陆。因为不长头发所以竟平白丢了本姓,成了人见人怪的秃鹤。
作为《草房子》中除了桑桑之外最先出场的主人公,关于他的故事并不长。然而就是这短短28页的故事,却让我读了又读,想了又想。
毫无疑问,秃鹤只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能见到的最普通的孩子,淳朴善良,又有点调皮,有点好胜,这是几乎所有十来岁小男孩的共性,谈不上多惹人喜爱,却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生动那么的富有活力。
当然,他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那个锃明瓦亮的秃头。可惜这点与众不同不但没有给陆鹤带来多少光彩,还给他增添了数不清的烦恼——从三年级开始。
最初的陆鹤是感觉不到自己的秃头其实是个缺陷的,相反地他不但引以为荣还经常把他作为换取糖果等“好东西”的资本,然而“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
这种在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产生的,更是因为别人异样的眼神、暗地里的嘲笑和肆意的羞辱。这种羞辱来自桑桑等同学、来自卖肉的丁四,甚至来自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他们的嘲笑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感到好奇,只是感觉好玩,只是喜欢恶作剧,只是因为和陆鹤关系好而已。
这些本没有任何恶意的自然流露对于陆鹤而言确实难堪、难过和伤害,以致有一天他突然回家对父亲说自己不想上学了。
“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人欺负我。”
“那为什么说不上学?”
“我就是不想上学。”
结果伤心的被父亲狠狠抽了一巴掌。
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对于这样的场景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呢?作为家长您是不是曾经听到孩子说过类似“上学没意思”、“我不想上学了”之类的话呢?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像秃鹤的父亲那样劈头就是一巴掌随后就喋喋不休地训斥个没完呢?还是教训了孩子后又细心地发现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呢?或者,一听到孩子这么说您就很细心地观察、询问孩子事情的真相呢?又或者,您对孩子的反常根本就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任由孩子一个人遭受痛苦的折磨?如果您是一位老师,您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得知真相的父亲买来生姜给陆鹤抹,可是“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秃鹤的头上依然毫无动静”,于是“夏天到了,当人们尽量从身上、从脑袋上去掉一些什么时,秃鹤却带着一顶父亲特地从城里买回的薄帽,出现在油麻地人的眼里。
这顶白白的薄帽并没有给秃鹤带来快乐,它被桑桑和阿恕当玩具挂在了旗杆上。毫无办法的秃鹤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跑到桑桑家里大闹。他大闹的方式很特别,“仰面朝天,把自己平摆在了院子里,”任谁劝都愿意起来,直到校长回来才收兵罢战。
这段文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眼泪竟然也不争气地悄悄流下来了。也好,就让这泪陪着可爱的秃鹤痛快地流吧——
“秃鹤不肯起来,泪水分别从两眼的眼角流下来,流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把泥土湿了一片。”
我们是否也曾像秃鹤一样受了委屈到别人家撒泼呢?我们是否也曾被别人欺负得无法忍受、万分委屈呢?我们是否也曾有过被像秃鹤那样束手无策的时候呢?
如果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遭受了委屈像秃鹤一样到校长家“无理取闹”,我们会作何感想、作何评价呢?我们会轻易原谅这孩子吗?我们愿意压制住内心的焦躁与怒火耐心听他诉说心中的委屈吗?我们会吗?
然而,对于秃鹤而言,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打击。
“这个星期的星期三上午,这一带的无所小学(为一个片),要在一起会操,并评出个名次来。”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并评出个名次来”,关键是桑乔是全区有名的校长,关键是桑校长说“这次会操,油麻地小学必须拿第一,哪个班出了问题,哪个班的班主任负责!”
于是——
会操的头一天,桑桑他们班的班主任蒋一轮,将秃鹤叫到办公室,说:“你明天上午就在教室里呆着。”
您是不是对这样的场景非常熟悉呢?为了班级的荣誉,您是否也曾像蒋老师那样很随便地牺牲掉那些拖后腿的学生的机会与荣耀呢?您是否从来都是以大局为重,不把孩子的尊严与利益放在眼里呢?
对于蒋老师的决定,陆鹤表示反抗,并且“讽刺而又带了点恶毒地一笑,站到了已经集合好的队伍里去了。”
他是去捣乱的。
说实话,关于恶毒的笑的这句话我反复品读了十几遍,最初只是感到下面又有好戏看了,紧接着一股凉意从内心升起,这股凉意越来越浓,直至意料中的“好戏”最后落幕,达到最盛。不知怎的,心里突然冒起这样一个念头:假如陆鹤不是个孩子,是一个有着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成年人会怎样?他会怎么做?会给“大局”、“事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他最终会因为“罪大恶极”受到什么惩罚?
汇演正在继续,油麻地小学的最后胜出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地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这使队伍里出现了小小的骚动……此时,那颗秃头就显得格外突出……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很快产生,场外的哄笑,立刻淹没了站在台子上喊口号的那个女孩到口令声,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动作变得凌乱不堪……”
“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欺辱。”
一口恶气出是出了,可“换来的是众人的冷淡”,挖空心思讨好大家,可就是没有一个人领情。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强着呢!
众叛亲离的滋味不好受,秃鹤想回归集体。最终春节文艺汇演给了他机会。
油麻地小学排练的节目是《屠桥》,里面有一个秃子连长的角色让大家犯了难,怎么演?谁来演?用猪尿泡容易烂,剃头发人为制造一个吧“演员”家长又不同意。没人想到秃鹤,或者有人想到了也不便说,秃鹤愿意吗?他会不会再来捣乱?这些疑问并不是多余的。
且看秃鹤是怎么做的——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就是这微微的颤抖证明了蒋老师的确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最起码他有一颗柔软的敏感的心,这些对于一个优秀老师而言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他像我们一样,也因为外界和自身的原因经常犯错误。哪个孩子不气人,哪位老师不犯错呢,哪位家长不粗暴呢?
“为了把戏演好。他把这个角色把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部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接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最后的结果是“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油麻地小学自然又是第一名。看到这里我就想,一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是人们眼中的老先进还是总拖后退的老后进,如果憋着劲干一件事,该会激发出多么高亢的热情啊!问题是,每位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的热情呢?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最应该做的,比如学习呀、个性磨砺呀、公益活动呀都是自己最想做的呢?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秃鹤的故事结束了,“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