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体验成长
下午正在做饭,忽然发现家里没菜了,想到儿子闲着没事干,决定让他替我买菜,也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儿子,快过来!”我在厨房里高声喊。
“有啥好事?”儿子兴冲冲地奔过来。
“今晚咱们吃炒土豆丝儿吧?!”我知道儿子最喜欢吃这个菜。
“ok!”儿子一脸灿烂。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没有土豆!你去买点吧!”我试探着。
儿子马上由晴转阴,愁眉苦脸地说:“我不会买菜!我不去!”
“没什么难的!很简单!”我说得很轻松,“你就去咱家附近的菜市场,走到卖土豆的摊前,先问人家多少钱一斤,再挑选五、六个大点的让人家秤好,最后算账付账找钱就完了。”
“我不认称,人家要骗我怎么办?”儿子还有些迟疑。
“你都小学毕业了,成大孩子了,谁敢骗你?现在都是电子称,你注意看称上显示的数字就知道他骗没骗你!”我进一步鼓励他。
“那好吧!”儿子答应了。
我给了儿子五十元钱,又补充道:“顺便再买几个洋葱头、一包盐。”
儿子骑上车走了,我为自己的“初战告捷”而沾沾自喜,盼着儿子“凯旋而归”。
十几分钟后,儿子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一进门,就喊:“妈,我买来了!”还未等我出去迎接,儿子就提着两兜菜跨进门来。放好菜之后,儿子像连珠炮似地汇报:“土豆1.2元一斤,共9元。洋葱头6角一斤,共6元。盐2包2元。总共花去17元,找回33元!”
儿子把找回的钱递给我。
“干得不错!奖励你3元!”我抽出3元零钱给他。
儿子拿着属于自己的“小费”,乐的合不拢嘴,高高兴兴的玩去了。
我打开装有土豆的袋子,想检验一下儿子的“胜利果实”,哇,真不少,大大小小的,足有二十几个,有的像碗口一样大,有的却像鸡蛋那么小;有的疙疙瘩瘩,有的平平整整。心想:这个傻孩子,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知道光挑大的、平整的买。真想把他叫过来训斥一顿,但转念又想:何必求全责备呢?毕竟这是儿子第一次买菜,能顺顺利利买回来就不错了!谁能一下子就把事情做得很好呢?以后让他多买几次不就有经验了吗?这样一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这时,我想起了曾教过的一篇课文《乌塔》,内容主要写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当时就很佩服这位小姑娘的勇气和能力,更佩服她的父母,他们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才是真正的成长。
孩子在渐渐长大,做父母的不能事事亲为,也不能陪他们一辈子,该让他做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做吧!不管他做得好与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体验、他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