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总觉过年好,期盼过年、喜爱过年,过了腊八,就板着手指数着离过年的天数,期待着父母能给添件新衣服,能吃上几顿美餐,能挣几个压岁钱。
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拮据,老早就嚷嚷新衣准备好没有,准备好了,就一次又一次地看,但是决不会穿的,一定要大年初一才穿。年三十晚上,妈妈把新衣放在我的床边,初一大早,起床穿上新衣,左右上下看个够,蹦着跳着笑着,等着妈妈、婶婶下出第一锅饺子,奶奶就让全家聚在院子里放鞭炮,然后我们一家和叔叔婶婶一块去给奶奶拜年。那时我们和奶奶、婶婶同住一个四合院,奶奶住上房,我们一家住东屋,两个婶婶家分别住西屋和临街屋,奶奶屋里铺着两张子,一张铺在供桌前是拜祖用的,一张铺在正中是给奶奶拜年用的,父辈先拜,孙辈后拜,接着奶奶给孙辈发压岁钱,我们孙辈共有十几个,奶奶挨个发压岁钱,每人一角,看着儿孙满堂,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拮据,过年才能吃上一层白面一层玉米面的“花卷”馒头,一层白面一层“巧克力”面的“花卷”馒头,(“巧克力”面就是用麦子多磨几遍,磨出来的面很黑,近似巧克力的颜色。)最好的馒头就是白面和白玉米面两掺的馒头,那是给客人准备的,能吃上一碗烩菜就好极了,觉得满口香甜,幸福无比。
时光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今非昔比,翻天覆地,别说过年,就是平时吃的、穿的、住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孩子们的压岁钱涨价了,是我小时的几十倍,上百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亲戚、朋友、同学相聚,哪一家不摆上几桌鸡鸭鱼肉俱全的大餐,吃着、喝着、乐着,谈新叙旧,加深感情;消费理念变了,吃的讲究色、香、味俱全,穿得讲究舒适、美观、大方,有的还把年夜饭定在大酒店,一桌饭菜消费上千元,有的吃、穿、用全是名牌,有的选择自驾车到外地去旅游……
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吃、穿、住、用应该有讲究,但要注意健康饮食,健康就是福,出门要注意安全,平安就是福,更要珍惜所有,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不要忘记我国约有贫困人口3000万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20,不要忘记在我国有许多地区非常贫困,那里的孩子没学上。我们每天节约一点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幸福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