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竞赛以后
——数学篇——
星期二的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大东突然冒出来了一句话:“俺今天下午智力竞赛了。”
妻立马接过来,眼前一亮:“是吗!都考得什么呀?”
“三门全考试了。”
坐在一旁的咱,虽然没做出什么表示,但也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他们娘俩儿的交谈。妻也正好切入咱希望的主题:“数学有什么难的题吗?”
“有啊,有一道大题不会做,一道题都10分呢!”
“那你一定还记得吧,给俺俩儿说说,看俺俩儿谁会做?谁做得对?”这时的咱,也转过头来,表示同意。
大东停顿了一下,稍加思考:“好吧,但我还得把题想好了,你们先拿纸和笔吧。”
咱赶紧从电脑跟前拿过来一沓打印纸,妻一张,咱一张,给大东留一张,大东则把自己的中性笔拿过了,一个人一杆,开始听我们的大东“老师”出题了:
“有a、b、c、d四个数,a比b多5,b比c多7,a还是d的3倍,并且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2,求这四个数?”
“这好算!我会了!”在大东读题的时候,咱就在纸上列出来了这四个数的关系,一等大东说完题意,咱便抢先向小老师汇报。
正在咱得意洋洋想显摆显摆自己水平的当口,大东却又发言了:“爸,你先别吭,看看我算得对不对?我在考试后,就开始想这道题了,不知道我的算法怎么样?”
“好!我们先不算,你先说说你的算法。”这个露脸的机会得让给大东,看来妻也很支持,我们一起听着,看着大东在纸上列着,算着。
大东边写着,边自言自语:“其它三个数都和a有关系,b=a-5,c可以看成a-5再减去7,就是a-12,d吧,等于三分之a(a/3),那就应该是
a+a-5+a-12+a/3=22*4,也就是
3a-17+a/3=88,这……”
咱在一旁提醒道:“对呀,式子列得不错,再简化简化就行了呀!按照你们这学期刚学的等式原理,两边先都加上17看看!”
大东一下子就继续列出来了式子了,3a+a/3=105!大东又开始皱眉头了。
继续咱的引导:“这等式前边有个三分之a有些棘手,但咱也能给它消掉!不就是在两边都同时乘以3就可以了吗?”
“对!”大东受到了启发,非常赞同,然后一步步地就全解开了,a=31.5,b=26.5,c=19.5,d=10.5,再四数相加,果然是88!
看到大东在纸上演算出来了,妻在一旁关心得问道:“你在考试的时候,写到了哪一步呀?”
大东回答:“我在考试的时候,没想起来,只写了一步22*4=88!”
“假如日后考试再出现这样的难题的时候,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大胆地把自己做题的步骤写出来,不要怕出错,有时候,改题的老师不是光看答案的,而是看你做对了多少步骤,这一步一步的算法也给分数的!”咱还没说完,妻也在一旁应和着,大东不住地点着头。
看着教导得差不多了,妻开始引申了:“还有什么你能记下来的题,也给我们说一说,看我们会做不会做,好吗?”
大东来劲儿了:“另一道应用题,我还记着呢,但具体数字得让我再算一下,才能给你们出题。”大东背过身子,稍做演算,然后开始出第二道题了:“有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甲车的速度是48km/h,乙车的速度是44km/h,5个小时后甲车到达中点,而乙车距中点还有20千米的距离,求两地之间的距离?”
咱根本就不给妻留下思考的时间,直接回答大东的问题:“甲车的速度是48,5小时后到达中心,就说明走了两地的一半,48乘以5再乘以2不就是480千米吗!”
“对!”大东开始说自己的思路,“这还最简单!我做题的时候是这样算的,把甲乙两车的速度48、44相加再乘以5,然后再加上剩下的20千米,就得出来480千米这个答案了。可是没你的算法简单!”
看来,有时太聪明了也不是好事呀,看到大东情绪有些低落,遂开始分析:“这道题有三种算法,思路都大同小异,第一种就是爸爸刚才说的;第二种就是你那样按照书上正规算法解的;第三种就是只把乙车的44*5再加上20,然后再乘以2,也可以求出来!这第三种算法最麻烦了,你的还算很不错呢!”
——语文篇——
妻在一旁转移着话题:数学上还记着什么题吗?我可一道还没先算出来呢?”
“就这两道题占分数最多了,总共20分呢!”大东对最后一道题未做出来,仍是耿耿于怀。
妻见情况,再度转移话题:“那语文呢?有什么有趣的题吗?”
“有啊!语文卷上有两个历史成语,让写出故事的人名称。”一说起来,大东兴趣盎然,“一个是三顾茅庐,一个是卧薪尝胆,第一个我写了刘备,第二个才好玩儿呢,有个同学不会,问别人呢,人家给他说了是‘勾践’,可他却听错了,写成个候践什么的了!”
一说起“三顾茅庐”,妻也来了兴致:“这三国演义,我们从小最熟悉了,不光看连环画,还听证书,魏蜀吴三国,打得可精彩了,什么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三气周喻…现在也记得很清楚呢!”
咱也不失时机地显露一下:“这三顾茅庐,请的是谁呀?请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经三分天下,聪明得不行呀!但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比如气死的那个周瑜吧,也是相当聪明,但心眼太小,心胸狭隘,活生生自己折腾死自己了;而另一个和诸葛亮一般聪明的人是谁呢,那是魏国的军师司马懿,最后为什么魏国胜出呢,就因为诸葛亮太忠心了,就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地为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奉献,到最后坐失良机,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诸葛亮能有司马懿的那种野心的话,可能三国最后剩下谁,还不一定呢!”
“这三国演义有这么好玩?”听得大东都有些上瘾了。
咱不失时机地抛出话题:“那当然了,咱一会儿上卓越网上网购一套《三国演义》,你看看吧?”
“好!我倒想看看它有怎样好玩?”大东更来了劲头。
——英语篇——
“那你的英语做得怎样呢?”妻还想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大东沉吟了一下:“英语题吧,没啥,就是最后有一道题,是叫做数字运算的,题意没搞太清楚,我几乎是蒙的!”
“那应该算英语卷上的拓展知识题吧,用英语的方式进行数学运算,英语的‘加、减、乘、除’不都学过吗,应该不会太难懂的吧?”咱还是相信大东的英语水平的。
大东还是不太放心:“不知道,还是到明天看分数吧!”
这一次的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东提议下盘军棋,咱马上展开棋盘,在茶几上开始了军棋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