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09 10:51:39 作者: rapoo

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前些天收到读书郎的一个话题,是关于名著阅读讨论的。有些人认为小学阶段孩子没有能力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个观点我是在不敢苟同。自从我到小学以来,一直都在和学生评讲《水浒传》,如果有人认为我基本都是在六年级教学,但是我毫不避讳地说,曾经和两位中学的老师给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同样开设了一个学习班,长期给他们讲解关于《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的阅读,他们并没有感到阅读的困难,而且津津有味的在阅读原著。

这并不是我再找借口,当然我不能不解释一下,这必然是以孩子的个人能力作为前提的,识字量达不到,自然无法阅读,但是兴趣却依然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就基本可以能通读这些名著了。

再给读书郎的讨论话题留言中我这样写:

我重复强调一下我的看法,第一是年龄段的选择,不多说;第二中国的名著和外国的不一样,中国的名著是中国人自己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的,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自然是有其自己的风格的,而且这些文字都是作者所精心构造的,它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的翻译。我们阅读名著,如果离开了这些原来的文字,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和阅读原来的文字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但是对于中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来说,阅读的文章并不一定要是这一类的名著,外国名著或者短一些的文章,都是很好的,而且对他们来说也很容易。作为我们经典名著的阅读,不应该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阅读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自我的熏陶。我们在里面有乐趣和享受是最高层次的。如果孩子能够从任何一个版本中都能找到乐趣,我们就没有必要强求。

但是具体到四大名著之类的书籍,我觉得这些毕竟是古典文学的部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在小时候完全可以讲故事,阅读来讲,我依然认为去阅读原著。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故事情节也好,精彩的语言也好,还是作者的艺术手法也好,或者是我们阅读的快感也好,都可以通过原著来达到最好。如果孩子没有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不让他们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适当的阶段再给他们引导,那样会在开始的时候就能够给孩子带了多方面的好处。

这里提到的是中国名著,所以我必须强调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不同于翻译作品,更不同于缩写或者精编,更不同于美绘本。中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就在字里行间,让孩子在真正的艺术中成长,这才是我们“用优秀的艺术品引导人”的落实。

以上的这些话我觉得基本说明了我的观点。阅读名著并不是一个我们必须每个人都要做的,也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兴趣,或者对某一本名著的阅读兴趣来的有早晚之分,我们就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强求。这就好像有些人喜欢吃辣椒,他们就会拿来让其他人一样和自己吃,这就是强人所难,无论自己多么喜欢,甚至这些东西多么好,但是毕竟别人不一定喜欢。然而我们的引导还是有必要的。现在的阅读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世界了,究竟哪些东西应该读,应该怎么读,孩子是很少有分辨能力的,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去竟挑细选,当然也有其他人从事这种专门的研究。而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进行阅读培养的时候,就不能不给孩子一种更适合的阅读,这种阅读应该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指导。

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怎么读,我想这是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不少的小学老师里面。曾经有一次和一个老师谈话,说到他们学校的高年级老师对古诗词和名著讲读的问题,他们老师的一致意见是“这些东西用讲么?读读就行了”。我不对这样的意见进行批评,但是我们却在谈话中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说这些话的老师,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学修养还有待提高。这并不是我对整个教师的队伍有偏见,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名著和古诗词方面有所研究?这些东西究竟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作用,并且去实施的人,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在教学中很有效果的人,也是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人。

我在今年8月12日写了一篇文章:我讲《水浒传》http://blog.xxt.ne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452685,介绍了自己怎么来讲解名著,我们做要做的就是一个带领孩子打开大门的人。为了能够让我喜欢的《水浒传》给更多的孩子带来阅读的兴趣,我基本完成了整本书导读和一个具体故事的解读课件,希望能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原著或许能够带来更多的收获。

关于其他的几本书,我觉得小学阶段,只要孩子有兴趣,有能力,就可以尽情让他们去阅读。阅读是不应该分阶段的,完全应该成为一种自我的觉醒。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应该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经过几百年的沉淀,人们是有共识的,丰富的文学文化内涵,定然是值得我们坚持的。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