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简单识字、读文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14 10:55:19 作者: rapoo

简单识字、读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民族小学的小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用读一读、画一画、边读边想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思、以读促说,培养语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注重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也比较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读书习惯等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我将字词教学的重心向词语过渡,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将段的教学不断加强,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读书进行积累,特别应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的积累。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应该简单、实在,所以很喜欢于永正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句话。今天,我上的是完整的一课,个人以为,本节课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还是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这一点:简简单单识字,简简单单读文。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中,我设置了五个大环节:

一、直接揭示课题,引出话题,导入文本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引出话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或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参与,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进入阅读课文的状态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1、自由读文,要求:(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每个句子读通顺。(2)、标画不认识的字,找出生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2、同桌学习生字词:

出示课后要求认识、会写的字词。

学生自己读、同桌读。

3、开火车巩固字词,写字指导。(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教师重点指导“戴、孔、雀、尾、舞”、字的写法。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评价:自评、互评。)

在这些环节中,我不但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还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帮孩子理解比如“孔雀舞、凤尾竹”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事物的词。同时,进行写字指导,指导孩子写:“戴、孔、雀、舞、尾”这几个很有特点的字,把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同时又具体要求学生,实际上是告诉学生学习方法及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前几环节中,老师范读课文时,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民族小学的学生生活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降低难度,帮助孩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喜欢哪一段,拿起笔画一画,再好好读一读,边读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渗透了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并给学生充分时间读文,

在第4个环节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按顺序交流,让他们对文章的表达顺序有一个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点拨、示范、讲解等进行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放声朗读,培养语感。经过这样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注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他们知道读书不仅仅是朗读,还要会和文本对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抄写喜欢的句子:

这一大环节,不管是背诵,还是抄写,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对学生以后运用语言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自己的快乐生活,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

有人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倒喜欢薛瑞平说的,教材就像是地图,可以引导人们找到名山大川;教材像是一条船,让人在大海里航行。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突出了主要内容,给孩子直观的形象,便于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最后,我想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面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如何去教,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但不管怎样,我都希望自己的语文教学,尽量做到:别让孩子学了,从此害怕语文、害怕阅读。

“简单为美”四个字送给大家!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