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牵校信通之手建南一书香年级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16 10:50:55 作者: rapoo

牵校信通之手,建南一书香年级

南阳路一小六语组 组长:张黎辉

回顾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收获颇多,经过不懈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南一书香年级。围绕着我们的教研课题“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和学科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校本教研活动:

围绕本组的研究课题。 我们组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分了这样几步:

读书和写作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会读书才能写好文。我们经过研讨,决定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训练内容,将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读带写,在读写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这一主题,我们教研组制定了完整的研究计划,组内成员围绕主题内容经过了多次的理论探讨和集体备课。从“主题内涵的理解”到“教材内容的分析”,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到“教学方案的预设”。

(一)课内阅读------ 精读感悟训练

1、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了解它的意思。蜻蜒点水,没有数量保证的读,只能使读流于形式,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我们几位同组的老师经过多次交流,一致认为,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我们教师就要从繁琐的、没有必要的讲解中摆脱出来。而要善于点拨,精于诱导。我们摸索出这样一个反复读的过程:指导初读探索,萌生情感;范读诱发,渲染情感;重点试读,体味情感;回读全段,抒发情感。

2、读的“形式”要多样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经过研讨,我们总结出在课堂上常用的几种读书形式:

(1)结构严谨的段落,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

(2)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采用"选择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

(3)文章的对话部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4)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

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通过保质保量,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一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3、边读边想促感悟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4、感悟声音的魅力。利用课余时间,让我校诵读高手朱老师作我们的课外辅导老师,对各班的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诵读练习,学习一些简单的诵读技巧,发声方法,欣赏名家的诵读。使学生感受到了声音的无穷魅力。

(二)牵手校信通,巧借绿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

从2007年寒假起,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参加了校信通举办的“书香寒假,香满博客”活动。

1、师生互读。老师根据各班情况向学生们推荐书目,学生购买或借阅。每周各班根据本班的情况,定出一节读书交流汇报课。考评学生近段时间的读书情况,并将读与说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说的水平,同时对学生进行考评划分。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最终督促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老师们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或与同学们畅谈书中的故事,或谈论自己的点滴感受。这种师生共读、师生交流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基本素养的提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老师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得意之作。张竹青老师的博客名:雨滴。张黎辉的博客:一颗启明星。孙慧老师的博客:宁静森林。李桂莲老师的博客:在水一方。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每天到班级来,听到最多是谁的博文发了几篇,谁谁的博客点击率提高了几个百分点儿。说的没有电脑的同学心里也直痒痒,凑到有电脑的同学家或老师那里注册一个,央求别人帮他把文章打出来。在学校,课间再没人打闹了。趁着点儿空,跑到老师的办公室打文章。数学办公室、英语办公室、音乐办公室……都成了他们驰骋的阵地。那个刚从电脑前站起来,这个就坐上去了。班级QQ群里的聊天也由聊游戏变成了“你发了没?”“发了。”“发几篇?”“两篇。”“我发了五篇。”“啊,那不聊了,我赶紧写去。”游戏迷变成了博客迷。他们不仅发表文章,还尝试制作各种精美的动画,添加到博客中。看着他们的作品,我们几位老师真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惊叹。同时,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

2、生生互动。俗话说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爱读书的学生带动了十几个人,十几个又带动了几十个,网络点燃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要想博文发的多,点击率高,就要多读书,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小书虫自不必说,早就先行一步了。他们把自己积累的文章源源不断地发上网,期待大家的点评。同学通过网络互相点评各自的文章,并且及时修改。一改往日羞羞答答的小家碧玉的模样,热切地盼望有博友的指点。基础稍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趁着课余时间也在拼命地读,说是犹如饥渴的人扑到面包上也毫不夸张。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几位老师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全年级236名学生,120多名学生读了三本书,53人读了四本书,18人读了五本书,9人读了六本书,5人读了八本书。这是一个多么可喜的现象啊!看看学生的读后感,进步不小。不仅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视野开阔,写作形式也多样化了。读书使他们尝到了甜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六年级的一班和四班荣获“书香班级”称号;孙慧、张黎辉和李桂莲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年级。

3、带动家长,事半功倍。以前请家长签字督促读书,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下进行的,他们有抵触情绪,有的家长也是敷衍了事,开家长会也收效不大。经过我们几位老师的商讨,决定给家长也布置读书作业,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也可以读自己的书,读孩子喜欢的书,特别是读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家长和孩子互相签字,孩子有了为父母签字的机会,高兴极了,对家长要求可严了。在这种互帮互学的氛围中,共同进步。

二、学科活动如火如荼。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活水。本学期,我们六语组根据各班情况,开展了如下活动:

1、年级男子篮球联赛,一个活动,带动整个年级的篮球热潮。事后年经学生分别写出了《骄兵必败-----观年级篮球赛有感》《一场精彩的年级篮球赛》《卧薪尝胆》,张黎辉老师也写出自己的博文《有感于孩子们的眼泪》。

2、钉扣子比赛。旨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后,同学们各自谈了自己的感受-----不当小公主、小皇帝,学会钉扣,帮助家长。

3、我猜灯谜。学生们自己写灯谜,自己动手制作小灯笼。并评出了最佳灯谜和最酷灯笼。使孩子们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班级辩论赛。不但锻炼了孩子们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科学小实验-----鸡蛋撞地球。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一个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降落伞、棉花、泡沫等,都被孩子们派上了用场。活动之后,孩子们都写出了实验小报告。

尽管我们有了一些收获,但我们仍需努力;虽然,我们的工作不轰轰烈烈,但我们每一天都在付出,孩子们每一天都在进步。在我们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孩子们真真切切地进步中,我们笑了,我们有信心让六语组的校本教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2008年6月10日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