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梳理就是要经常总结,总结自己在教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成败得失。
我们总会从书本上、生活中学到一些成功的教子方法,并用于自己的实践。但是,这些方法对自己是否有效?对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作用?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孩子学习有了退步,帮助孩子查找原因,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是老师讲的内容理解不了?是作业没有好好做,对学习的知识没有领会?还是贪玩,耽误了学习?找到原因后,还要和孩子一道制定应对的措施。与老师沟通、向其他家长请教、征求孩子意见都是不错的办法。这些措施适合自己的孩子吗?还需要观察,还需要总结。
寒假里、平日里,其他的家庭都在搞读书会活动,效果不错,不妨“拿来”,自己家里也搞一搞,但是效果却不如别人家的好。何故?还要查找原因,不妨直接向他们请教(很多人家在自己的博客里已经详细说明了过程),自己也要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改进一下,让效果更好,让孩子家长都喜欢。
孩子都愿意和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做作业,多好啊!可是,他们也闹矛盾,有时候还很过火。家长生气着急之余,耐心听一听孩子们的讲述,帮助他们分析分析孰对孰错,应该如何如何?大家都是好朋友,不应该为了一点点小事闹矛盾,要互相团结等等。
要做好梳理,就要经常思考。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自己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也要根据环境和孩子的需要而改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孩子的日常起居,分析他的心理,想想他到底需要家长给与他什么,找到他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施之以正确的引导。
要做好梳理,就要经常观察。观察老师的要求,观察其他家长好的做法以及错误的做法,观察孩子们对家长不同做法的表现,从而了解更加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这些对正确施教是有很大帮助的。
要做好梳理,还要经常反思。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一定有不少好的做法,得到孩子的喜爱,坚持下去;同时,也一定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对孩子产生过负面的影响。反思一下,在以后的时间里尽力克服和纠正。
经常梳理自己的心得,有助于把看似紧张、复杂、繁琐的家庭教育简易化、程序化,有助于缓解家长思想上的压力,减轻家庭教育的负担。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游刃有余,从容不怕!这样,你也会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同时,享受着教育带给你的快乐和收获!
〖我的梳理〗 学哲学、好脾气、慢节奏、冷处理、懂幽默、戒攀比、知尊重、常梳理,仅是个人对“家长基本功”的理解,没有先后顺序,也一定不全面,权为抛砖,并作为礼物献给新学期。有家长说,这些看似容易,做起却难。是啊,知易行难,普遍规律。但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了,做起来就有理由,就有目标。与其说是给家长们的建议,不如说是我给自己定的努力方向。做家长,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更需要坚持。所以说,做家长累,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就需要付出很多。话说回来,谁让我们是家长呢?肩上的责任是没有办法推卸的,更何况心中还有梦。眺望远处的美丽风景,怎会怕路上的荆棘和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