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关怀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22 10:45:19 作者: rapoo

能是当老师时间长了,总喜欢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在学校是这样,在家里也是这样,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待班级里的孩子们,总希望他们能够完美,能够积极向上,一旦看到孩子们犯了错误我就会很气愤,总有一种“爱之深”而“恨之切”的感觉。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自己也不是完美之人呀,我们也会经常犯一些这样那样的小错误,但是我们不是也很轻松地就原谅自己了吗?为什么不能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们呢?我们和孩子一样都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的。为什么不能对孩子们宽容一点呢?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让我对宽容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然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违犯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阐师的背脊跳进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和的心态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师父简短的一句话让小和尚愧疚不已,从这句话中他感受到了师父对他的爱,对他的关心,而他却没有听从师父的话违犯了寺规,多么不应该呀。这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比声嘶力竭的批评教育要管用得多。

想一想我们平时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看到孩子的错误就大声斥责,容不得孩子解释,也容不得孩子辨驳,好像我是家长,我说的话就是对的,你就得听我的,就得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反之就是不听话,不听话就要挨训的。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不容怀疑的,但是是不是我们爱的方式不适合孩子呢?是不是我们这种爱的方式孩子们不容易接受呢?这是我以前没有深思过的问题,或许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过于苛刻。缺乏了宽容,没有用宽容博大的心去包容孩子,包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遇到孩子犯错就大发雷霆,没有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查找出错的原因,从而耐心地引导孩子去改正错误,我们都是简单粗暴式的家长,从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是不是乐于接受。

反思自己之后,真的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班级里的孩子,当我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再轻易地发火,要学会克制自己,压抑自己,要转欲“脱口而出”的怒火为“内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因为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对孩子们的关怀和尊重,宽容能融化孩子们心头的冰霜,能驱散孩子眉宇间的阴霾。

宽容是博大而深邃的爱,是通往孩子们心灵的桥梁,更是一种无声的纽带,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就会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更贴心,真正让孩子成为我们的贴身“小棉袄”,我们对班级里的孩子多一份宽容,就会让孩子们多一份真善美,多一分快乐和健康。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追求完美和超越自我的正大无私的爱。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更是一种无声的关怀。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