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儿子的辅导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是否为儿子报辅导班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不知道儿子该不该上辅导班;不知道儿子应该上什么样的辅导班;不知道上辅导班的利弊关系又是如何。反复思量之后,我遵循的原则是: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儿子五岁那年,想着学绘画吧。因为听说,学绘画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而且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以从孩子的涂鸦入手。选了好长时间,决定把儿子送到较正规的美术学校——千翼艺术学校。
因为儿子还小,所以第一堂课,我去陪听了。没有感觉到儿子有什么异样,老师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所以第二次课,便没有继续陪听。可是当我去接他时,问题出来了。
负责门卫的老大爷见我领着孩子走出校门,笑呵呵地说:“这个胖小子,是你儿子?”还没等我开口说什么,老大爷就又说道:“哎哟,这一节课,我没干别的。你问问你儿子,他上了几次饮水间?上了几次厕所?楼上楼下地跑了几个来回?我不跟着吧,怕摔着孩子;跟着吧,嘿!他还来劲了。”听了老大爷的话,我想下节课一定要看看究竟。
所以,第三次课,我没有陪听,而是悄悄地旁听了。发现儿子对这绘画不感兴趣,别的孩子都在认真地描绘着老师所讲的,他却根本不能专注地听课,左顾右盼的。俗话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次半次也说明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依然没想放弃。可是再送他去的时候,他仰着小脸告诉我:“妈妈,我不想上绘画班,我不喜欢。”突然眼前就出现了一幕幕逼迫孩子上辅导班的镜头,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孩子不感兴趣,即使是逼迫他上了,也不会学有所获的。因为我还要遵循的原则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转眼,儿子上小学了,这第一年,我想儿子应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根本没有考虑报辅导班的问题。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建议儿子可以学学奥数。说儿子蛮聪明的,可以拓展一下思维能力。这次我让儿子自己听课,自己感受,自己决定了。
儿子喜欢奥数,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其中儿子也曾想要放弃过,问其原因,不是不喜欢,而是遇到了难题。告诉儿子,学习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才对。儿子只所以喜欢奥数,用他自己的话说,学完奥数,感觉课堂上的知识很容易接受了。虽然儿子参加过几次奥数竞赛,都没能拿上奖项,我觉得参赛拿奖不是最终目的,只要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就好。
这一年,儿子还报了英语班。儿子同样喜欢学英语,我曾经听过课(2010年儿子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了,我选择了陪读)。相信儿子喜欢英语,是因为英语班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很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每次都是欢欢喜喜地去上课,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回来,每次都能有全新的感受。
只要孩子没有把辅导班当成是负担,只要孩子喜欢学习,我们做父母的就没有理由拒绝孩子的选择。因为辅导班适合我们的孩子的时候,能给我们的孩子提供广阔的舞台,能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能给他们结识更多优秀孩子的机会。另外,报辅导班还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不能带着攀比的心理盲目跟风。
不能带着攀比的心理盲目跟风
儿子的辅导班可以说是没少报了。在他三年级时,达到了最多5个班。可能是很多人要问我,你是不是太盲目了?现在想来,有时还真不能太依着孩子的意愿了。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同时,还要替孩子把好关。
这一年他爱上了乒乓球,爱上了吉他,为了上这两个辅导班,他真是三番五次的对我说:“妈妈,你就让我学吧!我们班XXX都在学呢,我也想学。”我当时可是浮想联翩啊:儿子要是学好乒乓球,将来兴许还能得个冠军呢;儿子要是弹的一手好吉他,兴许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乐手呢!
虽然我的精力、财力有限,依然“迎难而上”了。结果是,我太盲目了,太顺从儿子了。学乒乓球和吉他,他是心血来潮。过了那个新鲜劲,后果是可想而知了。可怕的是,儿子停止学习乒乓球后,那一年,他真正加入了肥胖儿童的行列。可能是由于突然停止锻炼的结果吧。
不但是我盲目了,儿子也是盲目的跟风者呢。因为他看到别人学了,他想学;别人放弃了,他就想放弃。现在看到那副静躺在书柜上的球拍和那把吉他,自己都感觉自己可笑呢,可笑自己想把儿子培养成全才吗?可笑自己竟然也曾经是一位跟风者。当然如果有一天,儿子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了,我还会支持的。
儿子现在的辅导班是三个:奥数、英语、书法。说实话,有时候自己都打过退堂鼓。因为孩子真的比我们小时候要累。就这样矛盾着、纠结着走到了今天。
这辅导班的利和弊,也是因人而宜的。我坚信布莱克说过的话,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自评:这是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还望博友们指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