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具体编写方法及范例
乔国立
编写导学案要体现出“导”与“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学习。
编写时要体现以下原则:
1、问题化原则(精心设置问题,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点、能力点。问题要具启发性;避免单一的填空形式;问题要有梯度;针对性要强)
2、方法化原则(及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
3、灵活性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下,根据不同课型,做到编写方式的灵活多样)
4、创新性原则(内容创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实用性原则(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安排导学内容,可以图文并茂。一些解题指导或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可以贯穿到学案里)
编写形式:
尽量通过问题导引或学练导引的形式来设置预习导引和课堂导学环节,做到练中讲,讲中练,将方法性的东西糅合进学案里,以便引导学生在学中思考。课后导练的题目要灵活,有针对性,不一定面面俱到,要起到巩固、拔高的作用。
具体编写要求如下:
一、目标导航 课前设置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数量3-4个为宜;要求目标明确、具体,避免含糊其辞;可操作,能达成。
二、预习热身 以问题导引或练习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热身,扫清学习障碍,目的是温故知新,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题量用时5-10分钟。
三、课堂导学
1.每课重难点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通过对问题的探索、解答,同类题型的拓展,让学生掌握知识,避免重复课堂,力求超越课堂。
2.精段、好句品析都要配合方法点拨,同时配合专项训练,使练习更有针对性。
四、活动探究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引领、点拨、讲解,让学生展示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课后导练 课后达标检测,要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设置选做题,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所学知识的巩固。
六、知识拓展 是课内知识的延伸拓展。要求:拓展合理,难易适度,试题要有梯度,注重能力提升。
附《窃读记》导学案
1.会认“窃”“腋”“哟”“婪”“惧”“辘”“撑”等生字;会写“窃”“炒”“锅”“踮”“哟”“饿”“惧”“充”“檐”“皱”“碗”“酸”“撑”“柜”等词语。
2.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3.结合动作和心理描写等方法品味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1.读课题,想一想。
(1)查字典,选择“窃”的意思。(只填序号)
“窃”在字典里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偷;②偷偷地;③谦称自己(意见)。“窃读”中,“窃”的意思是( )
(2)结合“窃”的字义,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窃读记”的呢?
2.读课文,说一说。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儿?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3.复读文,找中心。
再次读一遍课文,你能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吗?请写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中心句:
我的理解:
提 示:
中心句指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它一般有三个位置:文章的开头(概括总述)
中间(承上启下)和结尾部分(归纳总结)
1.学习第一步:字词我会记。
学习字词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让我们一起用多种方法巧妙学习本课的字词吧!
(1)追字源,记生字。
提 示:
“窃”的本义是:老鼠将主人家的粮食、
杂物偷进鼠洞。我们可以通过追字源的方法
巧妙记住这个形声字。
1.“窃”是形声字,它的声旁是 ,形旁是 。
2.请你认真描写楷书“窃”,并与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2)做动作,记生字。
炒 踮 惧 撑
你发现了吗?这几个生字都是动词。学习这几个生字的时候,你可以先依次做一下这些动作。
提 示:
做动作记生字可以增强我们记生字的兴
趣,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字义的理解。
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其他动词,并分别说说它们的字义吧。
(3)顺口溜,记生字。
奶奶炒菜用铁锅,锅碗瓢盆合奏乐。“小馋猫”肚子实在饿,踮脚一看!哎哟!满桌美味已上桌。
提 示:
编顺口溜记生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
住一大串课中要求会读写的生字。
请你选择课文中的几个生字,编一个顺口溜吧!
(4)想部首,记生字。
提 示:
部首“酉”像坛子,一般用来装酒或水。所以,带有“酉”的字大都与酒或水有关。如:酒等。
本课生字中带有这个部首的是哪个字呢?你还能写出几个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吗?
(5)巧归类,记词语。
近义词:急切——迫切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光顾——光临 担忧——担心
反义词:轻松——沉重 隐藏——暴露 急匆匆——慢悠悠
四字词语:花花绿绿 饥肠辘辘 依依不舍 倾盆大雨
提 示:
归类识记词语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记忆
很多词语。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词性、感
情色彩等分类识记词语。
2.学习课文第二步:词句共欣赏。
(1)“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解析:这里连用“看见、闻见、听见”三个动词,构成排比,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来写,强调了书对“我”的吸引力。
提 示 :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
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组成的,以加强语势的一种
修辞手法。比如:“人生如酒,每一滴都醉人;人生如
歌,每一句都悦耳;人生如诗,每一句都动人。”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解析:这句话用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句中将“我”比做一匹饥饿的狼,突显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提 示: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是用跟甲事物有
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如:“云彩
像一朵朵羽毛,漂浮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
(3)“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解析:句子中的“跨”“踮”“钻”“挤”等动词,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也表现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提 示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记叙事件。
3.学习课文第三步:语段重品味。
(1)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品析:作者用独白式的写法写出了“我”的脑子里全是书。因为书店挤满了顾客,所以我“安心”;因为担心书卖光,所以我“担忧”。一个“安心”,一个“担忧”写出了我爱书的心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堵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品析: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我”的感受:“我”因为热爱读书,所以像饿狼一样“窃读”。但是“我”在“窃读”中享受书籍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的同时,也要时刻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店员或老板驱逐。这种既快乐又担忧,既享受又惧怕的复杂心理正是“窃读”的滋味。
请你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试着写一句形容热爱读书的比喻句。
(3)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品析:“窃读”之后,我虽然脚站得“麻木”,但因为获取了知识所以倍感“轻松”。“吃饭长大”指人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人对精神的追求。文末,作者以国文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精神需求对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林海音的《窃读记》是不是激发了你读书的欲望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并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吧!
1.你知道“世界读书日”是哪天吗?
2.搜集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并抄写下来。
3.选一本你喜欢的书,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阅读卡。
书名: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
内容简介:
推荐语:
4.请你写几个有关读书的成语。
一、拼一拼,写一写。
chǎo guō fàn wǎn wū yán shū guì zhòu méi suān tòn
( ) ( ) ( ) ( ) ( ) (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既然……就……
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 )饭店,
( )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2.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三、联系上下文解读下列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的意思是: 。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做 ,表达了 。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哺育 ,而“读书” 哺育 ,一个 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窃读记》这篇课文通过记叙“我”“窃读”这样一件事,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课文为了展现“我”窃读的情景、突出“我”“窃读”的感受,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下面这篇文章中也运用了这两种描写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一)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文/刘心武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巧妙地引起了下文,吸引读者去思考书是怎样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的。)
有一次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更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这个晚上没有了书,我怎么过啊?怎么办呢?唉,捡包的人你把东西都拿走也算了,要能把书还给我,我可感谢你呢。(作者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因丢了书而不知如何安眠的焦急心理)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本儿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跳”“抓”等动词,写出了“我”发现书桌上的台历的兴奋劲,也表现出了“我”对书的热爱之情。)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摘自《刘心武文集》)
1. 选文中的“我”和《窃读记》中的“我”一样都是
的人。
2. 请你用一句名言赞美像他们一样热爱读书的人。
《窃读记》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它告诉我们:精神的需求对于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读书除了可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抚慰我们的心灵,还可以使人优美。让我们结合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吧!
(二)读书使人优美(节选)
文/毕淑敏
①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②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③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④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⑤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赏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者在选文中告诉我们一个绝佳的美容之法:读书。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愉悦,读书使人优美。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用如此清新的文笔告诉我们:读书如沐和煦的春风、如浴明媚的阳光。
1. 读书的时候,人还会怎么样呢?请你试着仿照课文中的句
子写一写。
2. 读了选文,结合课文《窃读记》谈谈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