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有了课程的汩汩水流,田间地头也可以成为教室的延伸部分;课程的水流枯竭了,精心布置的教室也会成为禁锢生命发展的囚笼。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
——朱永新
这次日照新教育开放周的主题是《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在开放周上展示了很多教师开发的卓越课程,诸如儿童阅读课程,诵读课程里的经典诵读,戏曲课程、“齐鲁青未了”课程、海洋文化课程、卵石说话特色艺术课程等等,这些称之为日照新教育特色课程。其实这些课程的背后都是老师对周围教育资源的再次开发和综合利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在银川路小学一位女教师给六年级同学开设的特色诵读课程《故事 宋词 之词说李清照》,把宋词这个博大精深的宝库当作系列课程开发,每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个单元分为不同的板块,每节课诵读和“故事”和“说”联系在一起,大约用二十分钟,每周大约四节诵读课,这个主题课程一学期完成。我在想我们老师们其实都有研发课程的能力,比如新梅老师的数学乐园系列就可以作为数学特色文化课程,很多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熟悉的知识领域做一次研发。
我在思考:课程是什么?朱永新教授这样说:新教育认为的课程,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也就是说,小到一次治疗,一个事件,大到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我们的教育者带着明确目的,自觉地去设计和应对,它就能以课程称之。或者说,有愿景与计划,有行动与策略,有穿越的事实,有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这就能称之为一个课程。显然,这个意义上的课程必然是相互包涵的,是相互参透的。
原来课程的内涵这么宽广,有这样广阔的空间让老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原来每一次和学生的有意设计的有目的人生体验就是课程。
什么是卓越课程?如果把课程视为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包括起点、目的地组成的道路和历程的话,那么,所谓卓越课程,就是在其中最好地完成了课程的目的,完美地实现了人的完整幸福。新教育倡导的卓越课程研发,是指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基础,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通过课程的创新使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知识的遭遇转化为智慧,从而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所有的不解随风而去,教师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学生活中,融入到与孩子们的每一天成长中就是在做课程做特色课程,教师应该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从一次次小的改进与创造开始,把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开发。教师就是教室里最重要的和孩子生命同行的课程缔造者,更是一间教室的完美缔造者,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教育,教育就是人生,来啊,一起和孩子们编织美丽的教育生命叙事吧!
原来这就是特色课程,原来这就是成长和编写的快乐!

喜剧课程——戏说脸谱

卵石说话特色课程

词说李清照

齐鲁青未了 之 日照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