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心有灵犀关于听课效率的问题(续)

发布时间: 2019-09-24 10:43:32 作者: rapoo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授课方式下,学生的听课效率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对于那些效率高的同学而言,他们“高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个疑问我们将一个个的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世上神秘的东西都是人吓人,问题的原因之所以普通的让人失望,是因为我们也能做到。

探索听课效率高的原因——学习素质方面:

1、学生本身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亲和力”,不仅接受速度快,而且消化能力强。可能的解释有:

◆ 有长期的较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语言接收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比较强,所以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讲课。

◆ 原有知识比较成系统,能够比较方便的进行新知识的转化吸收。

2、听课效率高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素质——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意识比较强。即学了以后就会有意识的去使用,在使用中将知识升华为具体的解题能力,他们因此记忆负担很轻,大脑时刻处于轻松和平和的状态,最有利于接纳新事物,所以能够更快、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探索听课效率高的原因——学习方法方面:

1、注重预习的作用,很多老师和优秀的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学习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既可以先弄懂一些简单的内容,减轻听课的负担,同时,经过“预热”,对于重点的问题和自己不懂得地方也作了初步思考,带着问题去上课,听课也就具有了目的性,效率当然就高了。

2、课堂听讲认真,参与心理强,紧跟教师授课思路积极互动,与老师高度呼应,同时对于不懂的问题就当堂提问,不给自己留下知识的死角,确保堂堂思想不缺席,力争课课都有新收获。

3、掌握有熟练的听课方法:

◆ 重点理解的方法。舍末求本,抛开一些具体的细节,注重思路整理和整体理解。比如小学学到“列方程解应用题”部分,“追及问题”的本质是所走的路程相等,“相遇问题”的本质是总里程一定等等……把握住了这些内容,无论题目的内容和条件怎么变化,都能很轻易的找到建立方程的等量关系。

◆ 联系理解的方法。对新学习的知识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尝试依据原有知识去进行解释和理解,知识的融合从课堂就开始也是听课比较有效率的原因之一。比如学习过相遇问题中的“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以后,再遇到追及问题当中的“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等关系,都可以对比联系着进行理解和记忆,并且还可以将它们统一到“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基本关系当中,从数学原理上讲这也是正确的。

◆ 有效记录的方法。课堂笔记不是上课的目的,所以一定不要不顾一切的去记录,特备是老师在讲解重要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听讲。但是作为上课的辅助,利用好了也是很有帮助的。全盘记录或者直接照抄老师的板书的,不是课堂笔记。优秀的课堂笔记通常记录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当堂不懂的或者当堂不太懂的、当堂不好记忆的内容,自己的临时迸发的一些“思维火花”以及自我感到在课下有深入思考价值的问题。

4、适量的练习,既可以巩固新知识和新方法,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做题基本功,另外,利用得好了,作业也是可以开展探究和创新的哦!

5、注重日常的课后归纳总结,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照,举一反三,巩固理解,理清知识体系。数形结合是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学习当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历次考试最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大家在初一学习过“一次函数与直线”,并了解到了直线交点与一次方程组解是有关系的,那么初三再学到“二次函数与曲线”,高中学到的其他的函数曲线,都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来分析“交点与解的关系”。

而在学习过函数以及其图像以后,可以根据函数曲线和交点研究两个函数在某个区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各个参数的意义,进而还能分析一类函数的性质或者几类函数的区别与联系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y=x3”、“y=x2”、“y=x”与“y=x-1”在(0 1)和(1 +∞)的大小关系就不一样,这就代表了幂函数的一个性质在里面,这些都是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对照总结的越多,体会就越深刻。

小结:

1、听课的高效率是有原因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的准备。那些“效率高”的、“不这么用心”的同学,并不是比其他人做的少,而是比别人做的更多,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去借鉴别人的好方法和成功经验,比如预习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复习的方法、总结的方法以及反思的方法等等,才会真正弄懂别人头上的光环到底寓意何谓。

2、听课的技巧原则上归纳起来就是:轻记忆,重理解;轻末支,重主干。到了具体的应用当中,方法可能还不一样,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自己,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终生受用的财富,大家不妨多去尝试一些别人的好做法,各种各样的都尽量去试试,亲自感受一下,取长补短,时间长了,自己的方法就形成了。

3、习惯的养成在平时,养成好习惯是为了自己更长远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临急抱佛脚”。好习惯是一门内功,能让人“自然而然”的做好任何事情,做学习、做工作、做人,都是一样,习惯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它的养成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4、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体现在单一方面的优势,一定是体现在它的综合国力上。一个人也是,昨天的各种好习惯相得益彰,互为促进,才会成就今日的辉煌。学法无止境,凡同道之士,彼此之间多尝试、多交流、多学习,是提高自己的一个好途径。

附:《心有灵犀——关于听课效率的问题》:

http://blog.xxt.ne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488373&tempid=0.37001976488998084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