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当雀跃的文字幻化为真实的行动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26 10:45:26 作者: rapoo

当雀跃的文字幻化为真实的行动

——我们的阅读故事(一)

“聆听窗外声音”,“师生共写随笔”,“阶梯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感受着新教育人在这样宏大壮美的自然环境里迸发的热情,思索着如何让孩子们也享受到如此幸福的阅读生活,我跟随着新教育人的步伐,探索着适合我们自己的阅读方法,并乐此不疲。当洁白无暇的玉兔款款而至的时候,我们也一起将这些雀跃的文字幻化为真实的行动。

一、保证足够的阅读书目

开学第一课,我们的主题依然是“我读书,我快乐!”我把筹备班级图书、自备共读书目、筹办读书交流会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由于有上学期的积淀,孩子们很快就明白我的意思。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出谋划策,在一周内就充实了教室的图书柜。(不排除有个别孩子没有及时的加入,但是我们会用行动吸引住他们的,我相信。)

我们把孩子们捐赠的图书贴上书签,写上名字,并登记在我事先准备好的《图书借阅登记册》上,以便期末归还本人。看看吧,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昆虫记》、《爱的教育》、《杨红樱系列》……琳琅满目的图书让孩子们眼馋,好多人迫不及待地想提前借阅呢。呵呵,孩子们“埋怨”我真是把他们的读书欲望调到极限。

二、保证阅读时间的有效性

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养成阅读习惯,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环境来熏陶人,感化人。我们每天早上7:50到8:10和中午1:30到1:50是全校的阅读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里,我们需要做到让孩子们习惯性地阅读,习惯性地思考,习惯性地掌握一些课内学不到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有了阅读的意念,但是没有坚持的决心和行动。我刚开始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短篇文章,让孩子读过之后便有成就感。比如《神秘的四分半钟》讲的是一个美国宇航员为了世界的和平勇敢更改政府宣言的事情。阅读之前,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本文所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为什么被迫“退休”了?

2、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宣言和美国政府预先告之的有何不同?

这两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很快就能回答出来。在群情振奋的时刻,我又逐步深入:“你能写一句话来说出夸夸主人翁吗?”这对于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让孩子们先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大家帮忙压缩、精练语言。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

“您用自己的勇气和胸襟换来了世界的和平,我敬佩您!”

“阿姆斯特朗,您牺牲的是自己,换来的是和平。”

“阿姆斯特朗,好样的!”

有了这样的引导,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也保证了阅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做法只是引路,不能每篇都这样做,不然会削弱孩子的理解力。

三、保证管理的规范性

随着交流时间的延伸,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毛遂自荐和选举结合的方式,成立了阅读管理小组,分担班级晨诵、午读、摘抄、图书借阅、板报更新等任务,让孩子们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

经过实践,目前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的阅读热情空前高涨,不到两周时间,孩子们已经读完漂流书目《绿野仙踪》,共读文章4篇,诗歌5首。这其中还不含自主借阅的书目。

我突然又想起了这句箴言:“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既然我有福气和孩子们同行,就让我们借用新教育这个支点继续提升和丰富自己吧。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