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点点集 & 11.27作文

发布时间: 2019-09-26 10:50:15 作者: rapoo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晴

出去散步,看路上有母子两个人在争执,争执声一声大一声小,声大的是儿子,声小的是妈妈。

“那是老师让背的。”妈妈的声音,柔和中还有点生气。

“别骗人了,是你让我背的,别觉得我不知道。”儿子的声音,很恼怒的样子。

“那……”

“那什么?”妈妈的话没有说完,就被儿子打断了,“那你说的,我背一页就给我5块钱,你给我的钱呢?”儿子理直气壮。

妈妈好像有些心虚:“那你也没有背会呀,你看你才背了几页呀?”

儿子还是不等妈妈说完:“你别管我背几页了?你说说你说的算数不?我背一页给我5块钱,可是你说的。”

“你也别忘了,背《弟子规》也是老师要求的,那是你的事儿……”

“别拿老师压我,那是我的事儿,我也没有说给你背呀,是你说的,要我给你背,给我多少钱,是不是你说的?”儿子更加理直气壮。

妈妈好像有点理亏:“那你也没有背呀,是不是?你要是背了,我不就给你了?”

“我不想背,我也不要你的钱,行了吧?”儿子有点气势汹汹。

之后,母子两个僵持在那儿,谁也不说话。除气愤之外,妈妈一脸的无奈,儿子一脸的委屈。

这场景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们班里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读书学习,就用钱来作为奖励,虽然一段时间内有了点促进作用,可最终的效果并不见好。孩子不见钱不学习,不写作业,不读书,弄巧成拙,家长也很无奈。

作为家长,我们要适当的鼓励孩子,但用钱作为奖励,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挣钱的门路,这确实不合适。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是孩子的任务。就像家长上班一样,那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做适当的引导。就像这个小男孩,当孩子真的不愿意背诵时,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背,是畏难情绪还是自己想偷懒,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再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在亲子诵读中增进理解,也可以给孩子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孩子在背诵的同时了解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小知识,这样孩子才能够有兴趣去背诵看似枯燥的东西。

在生活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更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