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记忆中的年家乡风俗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0-09 10:36:23 作者: rapoo

过年也叫过春节,在老家是最隆重的节日。到了30要做的事情很多:

一、贴春联:现在到街上买来现成的印刷好的红色的底、金色的字,现在的春联种类繁多,形式各样,更加漂亮。可我记忆中的春联是父亲买了几张大红纸,为了让我们姐弟练字,都是用毛笔自己写的,先在破旧的报纸上练一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写着吉祥的、祝福的春联:

红红火火财源进 爆竹鸣福旺家运

平平安安好运来 红联挂玉铺前程

横批:财源广进 横批:物华天宝

姐弟几个互相评论字的好看、说着春联的意思,晾干后用浆糊贴在门上。顿时,大门、小门上挂满了节日的气氛,年味更足、更浓了,望着自己写的春联,心里有一种成就感;然后我们高兴地交流、愉快地评说,那种热闹的场面至今仍难忘。

二、上坟:父母亲带着哥、弟(村里一般都是男人去)去给过世的爷爷奶奶上坟,因为父亲比较开明,所以我和姐姐也有机会去看望去世的老人,母亲拿着过年准备的好东西,鸡、鱼、肉、水果、一瓶酒、很厚几沓纸(相当于去世人的钱)及鞭炮,先在爷爷奶奶坟前把所有东西摆好,说着祝福的及保佑家人平安的话语,把每一样东西都拿出一点

放到坟前,让去世的人品尝,哥哥则把鞭炮点燃,在“噼噼啪啪”声中,再在坟前画一个圈,但要留一个口,口的方向朝着亲人的坟,意思是这些“钱”其他人是拿不走的,把“钱”点着,化为黑灰,也就成了去世人的钱了。这是活着的人对死去亲人的一种纪念,一种怀念,把过年喜庆的日子和去世的人一同分享,活着时孝顺,去世了仍然思念,也是一种孝心的体现。

三、包汤:就是包饺子,不知为什么老人们过年时逢人就会问:“喝汤早吗?”回到家时母亲和我们就忙着包饺子,老家的风俗是过年吃的饺子是素馅的,不能放肉,用韭菜加上鸡蛋等东西,意味着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平安安。包饺子时,要包几个“元宝”,就是在饺子皮里放上馅及一个洗干净的五角或一元硬币,到喝汤时,谁若是吃着钱就意味着来年发大财!

四、放拦门棍、别柏枝:还要在每个房门前横放一个木棍,还要在每个房门前别上清清的柏枝,意思是辟邪,在过年时不让什么妖魔鬼怪进家里,一家人平平安安过大年!

五、团聚:母亲和我姐就要准备晚饭的菜。记忆中,每一年的30晚上,我们一大家族10多户人家都会集中到我们家喝酒、吃饭、拉家常,所以母亲做许多菜,父亲则准备几瓶酒,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每家来一两个当家的,有的拿来花生、蕉叶、自己做的糖、芋头等,还有的拿来自己做好的菜,我们把两张方桌对在一起,大家伙围在一起喝着、吃着,喝着不同家的酒味,吃着几家人做的不同的菜;一起说着、

笑着,说着见过的新鲜事,自己家发生的伙邻居家发生的事,一年里有什么开心的、烦恼的事都在今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和乐乐的气氛在屋里飘荡,笑声飞出屋子,传到院子里,真是热闹极了!

六、守岁:酒席散了的时候已是夜里九点钟了,大人都睡觉,奶奶在世时特别强调年30晚上睡觉前必须洗脚(现在是每晚必洗),脚下有根,意味着来年站得稳、走得快;剩下我们姐弟几个,一起打扑克,一起守岁,一起等着新年的到来。打扑克输的就罚讲一个故事、说一个谜语或在脸上贴纸条等。也是父母教育有方 ,我们姐弟五个从没吵过架,更没打过,互相谦让,关系一直很好。

姐姐给我们讲什么是“守岁”,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七、零点那一刻:不断地看表,不停地期待,终于熬到0点时,我们叫父母亲起来,我忙着去厨房烧火,老家有一个规矩,就是30晚上就在锅里加上水,把馒头放在箅子上,不能空锅,以表示来年富裕。

等馒头热透后,拿出来就可以下饺子了,在往锅里下饺子时,院子里,哥哥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在“噼噼啪啪”炮声中,一个个饺子像鱼一样溜进热锅里,煮饺子很讲究,锅开一个,饺子浮上水面,加一次凉水,等锅开了,又加一次水,加了三次水后,锅开了,饺子就熟透了,这样煮出的饺子皮滑而且馅鲜,美味可口。煮好的饺子谁也不能吃第一碗,母亲端着站在院子里说着:“老天爷、老地爷、老奶奶、老爷都来尝尝!”然后放到堂屋桌子的正中间位置;接着我们把第一碗给爷爷,第二碗给奶奶,然后才能轮到我们这些小辈。如果家里谁不在家过年,家里这顿饭仍然盛着他的饺子,表示家里有这个人。

八、拜年:饭后我们献给爷爷奶奶拜年,是真的磕头,通常得到几块压岁钱。然后就自由了,村里也热闹了,各家各户的大人们走家串户,我跟着母亲先到年龄大的长辈家拜年,长辈们通常在家等着,坐在堂屋上手的椅子上,桌子上摆着瓜子、花生、芋头、糖果等招待来拜年的人,三人一簇、五人一团,像赶庙会一样蜂拥而至,有磕头的,也有的说说就算了,不要下跪。年轻女孩聚在一起说着什么时候到婆家走亲戚,嘴里心里甜蜜蜜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买零食吃,聚在一起跑着、跳着,踢毽子、掷沙包、跳房子;小伙子则是打su(方言),是用短木棍做成的类似于小擀面杖,两头细、中间粗,用一个长一些的木棍一敲,它就飞出去好远,然后撵着接着打,很有意思,不过现在没见人玩过;还有几个人越好到学校操场打篮球的。没有一人会闲着、孤独的做着,到处洋溢着祥和、快乐的景象。

九:希望:初一下午,人们打扫着一地的火红炮皮,嘴里念念有词:“年跑远了,期待下一年的来临。”女人开始想着明天要拿什么好东西回娘家,男人们计划着在新的一年里在自己地里种什么庄稼,上哪些肥料才能大丰收;孩子们想着在新的一年里要努力学习,考出优异成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去了,春天来临了,希望也就来了,勤劳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幸福着……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