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暑假第一站
-----送走儿子之后……
孩子们为放假而欢呼,因为放假了,可以休养生息,我们大人也期盼着放假,放假了,我们也可以放松一下。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我就送儿子去夏令营锻炼去。今天早上不到六点我和儿子就起床了。昨天晚上说起来还不想离开家的儿子,今天早上非常机灵。我刚起床,还没有叫他,他倒自己起床了,说明他对这次独自出行还是很感兴趣的。
吃过早饭,我们就直奔火车站。到了火车站集合点,刚七点半,教官和带队老师已在等候,有几个小朋友也到了。儿子很快和几个孩子玩在了一起,脸上洋溢着欢笑。八点的时候,孩子们都到齐了,他们在教管的带领下,进行了宣誓仪式:我们是童军,我们是坚强、勇敢的,我们一定会团结友爱,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们是最棒的,请爸爸妈妈放心。然后和家长进行了告别,目送儿子站着队伍走进了进站口。我转身回家,觉得满心欢喜和一身的轻松。
此时,缕缕夏风拂面而来,倍感清凉,掀起我思索的涟漪,童年的经历历历在目:儿时的我,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爸爸上班,妈妈整天忙碌农田里的活,一有时间又想办法去挣钱补贴家用。中午放学回家,帮妈妈压面条,自己拌好面,然后到对面邻居家的去压,那时的面条机还是手绞得,有时绞得气喘喘吁吁的,一到出面条的时候特别轻松,有时还得排队等候;下午放学回家,帮妈妈烧稀饭,烧好饭,再去挑水,扁担在肩头颤颤悠悠的感觉和吱吱呀呀声音还在;如果周末或者是放假,没有农活在家里看家,如果到麦收季节,我就得和妈妈一起上地里割麦子,早上我送饭,妈妈就在田间地头吃早饭,早饭很简单,稀饭馍和咸鸡蛋要么是凉拌黄瓜;妈妈吃着饭,我就开始割麦子,到晌午时,太阳火辣辣地,汗流浃背的,但是还得忍着继续割,总想早点赶着割完,好颗粒归仓。种秋的时候,妈妈一锄头一锄头的挖窝,我丢种子,数着一窝里丢五个,或者六个,如果种花生还可以冷不丁的吃一个。记忆中的劳作,在当时虽说累得腰酸腿疼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从没有感觉苦,总觉得能帮妈妈分担一些,非常有成就感。经常的劳动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干什么从不依赖家人,总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完成,现在想一想这是一笔成长的财富。
更难忘的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田间地头是我们的乐园,我们提着篮子在麦地里拔草,麦收时,拿着袋子去地里是麦穗,拿回来自己用锤子锤得到的便是麦子;秋季还可以偷摘豌豆角吃,如果被发现,我们就拼命地跑,耳边传来的是呼呼作响的风声,跑得精疲力尽之后停下来,早已到了安全地带了,很刺激;桑椹熟了,我和小伙伴们爬树摘紫红紫红的桑椹吃,甜甜的酸酸的,至今还回味无穷;我们踏着月光跑几里路去看电影,要么打着伞看电影,如果家门口有电影,我们会早早吃过饭,搬上凳子去站位置,呼朋引伴的;月光下我们在马路边玩丢手绢、玩炸油条、玩捉迷藏的游戏……童年往事如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在心间,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徐徐展现在眼前,心头早已溢满了幸福。这一切的一切,不会被岁月的河流冲刷走的。
如今,儿子们这一代,生活好起来,条件优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是新潮高档服装,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变形金刚、昂贵的车模、航模等先进玩具;上学放学专车接;就就这样被宠着,被爱着,始终不离开家人的视线。本该孩子做的家务劳动,被家长代替了;本该自主选择的被家人包办了;户外运动少了,户内活动多了;家长们舍得投资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习好了,都属于多才多艺型的,动手能力差了。“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你让我看,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被我们做家长的忽略了。正是我们家长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只知被人爱,不知爱他人……
但愿儿子的这次经历能给他留下不同的印迹。
公交车疾驰而来,在站牌前戛然而止,我跃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