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界碑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1-21 10:36:41 作者: rapoo

这里立了一块碑。不为纪念谁的丰功伟绩,不为悼念某人的离世,更不是哪个著名建筑物的奠基石。

它,只是一块碑,一块形状特别的碑,形体是三角棱。侧面有三个:西南面写着“河南”,东南面写着“安徽”,而东北面写着“山东”。下面的文字是一样的,统统写着“国务院,2013年”。

它不仅仅是块碑,还有着特殊意义。它面对的方向是各省的地界。看到它,即可知道你所在省的位置。所谓的“鸡叫听三省”,应该是指这里吧。

我们来到这里时是初夏午后,自河南来,真可谓风尘仆仆,寻它很难。没有当地人带路外人很难找到它的具体位置。汽车穿行在乡间小路,偶而水泥铺就,大多泥土裸露,坑洼不平。临近界碑的几里土路狭窄难走,沙土飞扬。其间,穿过几里路的杨树林。一排排钻天杨高大挺拔,树影摇曳,树荫斑驳,带来阵阵清凉。若有一吊床最佳,躺在树下看书听蝉,岂不妙哉!

说起蝉,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只见这里每棵树干一米多高的地方都缠上透明胶带,同路人说当地人为了不让爬蚱上树,特此贴上的。那么多杨树,乱贴一气,争抢摸爬蚱还不打起来。为了不打架,聪明的老百姓想到这招:谁贴的树谁在此摸爬蚱,其余人不得来此。这样墨守成规,大家都有一片树林摸爬蚱。有人会说,争抢摸爬蚱有啥用?用油炕或油炸均可使用。我们这里的人稀罕爬蚱,一块钱才买两三个。一个季节下来,这里的人们光卖爬蚱收入几千元钱呢。麦收之后,这里每晚应该热闹非凡,大家各自在领地、在树干争前恐后摸爬蚱,据说多时,人们用笤帚扫呢。

穿过贴透明胶带的大杨树林,再走过一大片小杨树林,就到了界碑所在地。它也在杨树林间,一条弯曲的沙土路连接河南山东两省。小路上尽是沙土,赤脚走着暖暖的,细细的沙土贴着脚底有点痒,舒心惬意。

站在界牌可望三省,均是树荫华盖,麦田和树林交替。初夏时节,葱绿盎然,一派生机。这里好静,除了当地老百姓,一般不会有人来此空旷之地。环顾四周,感觉三省好近,近在咫尺,触目可及;同时,又感觉三省好远、好大。自脚下界碑开始,道路,农田,村庄向三面延伸,几十里、数百里,阡陌交织,融进乡村、城市,成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为什么立此界碑呢?听人讲这里属于黄河古道,任性的黄河流经此地数百年,又改道北面去了,留下数十米宽的古道、堤岸,成了人多地少的老百姓争抢的饭羹。河南人白天在岸边栽种的树木,晚上就被山东或安徽人给拔掉。这样以此还牙,谁也栽不了树,种不成庄稼,还常常打得头破血流。

有了界碑之后,大家清楚了自己所属省份、所在地界,就少了很多争执,平静多了。

其实,争争吵吵多少年,也相融相亲多少年,临近省份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互相联姻,千百年来血液就融在一起了!

每当清晨,朝阳从山东方向升起,缓缓南移到安徽,树荫投到河南地界。太阳转了大半圆,到了下午,树影又投射到山东安徽地界。就这样光影交错,虽然立起了界碑,谁又能分那么清?

一阵清风吹来,鸟儿高叫一声飞向远方…….

界碑作文

界碑作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