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的印记
我们走进一片绿色的林子,几十棵不高的树上结满了绿色的果实,密密匝匝的,很是诱人。
乍一看,果实圆溜溜的,好像是苹果,仔细端详,却又不太像,果实上有浅浅的麻点。
“我知道了,不是苹果,是梨子!”女儿叫道。
“是苹果!我觉得是苹果!”我故意这样说,想看看女儿是怎样反驳。
女儿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了,又凑上去仔细看了一会儿。
“是梨子吧?妈妈,长得不像苹果!”她说,语气不太坚定。
“你怎样判定是梨呢?”我笑着问她。
女儿四处瞧瞧,确定没人,忽然拉下一串枝头,摘了一个果子。

她用手擦了几下,咬了一口,带着胜利者的兴奋喊道:“是梨子!我尝出来了!”
女儿咬了几口,把梨子送到我的嘴边,非让我也尝尝不可,我拗不过她,咬了一口,一股梨子特有的清香溢满口中,有些甜味,只是不大熟,后味有些酸涩。
“只有亲自尝尝滋味,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哦!可惜了这个没成熟的小梨子,走吧,我们不能再摘了!”我说。
“嗯!”女儿点点头。我们离开了梨园。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在山区生活过的缘故,我喜欢在野外散步,感受自然的魅力,各种树木、野草野菜、野花野果、小昆虫,常常让我着迷。置身于它们之中,呼吸着清新的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听着耳边不时传来天籁般的鸟鸣,身心彻底放松。在这里,你不需要任何面具,抛去一切束缚,用心去感受,享受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想用这种心态来影响女儿,但发现效果不太理想。我想坐下来,静静享受一会儿,就算发会呆也行。可女儿不愿意,她要不停地走,不停的看。对于自然界里的万物,她怀着孩子特有的好奇和探索心理,要去感知,去发现,去体验。
看到一个小土坡,她不顾我的阻止,突然冲了上去。站在坡顶,骄傲地向我挥挥手,就又下来了。因为前几天下过雨,土坡有些湿滑,看的我是战战兢兢的。

忽然想起童年时的自己,不也一样追求这种感觉吗?爬山故意挑险峻的山路,揪着野草,拉着树枝,体会那探险的乐趣;看到斜坡就要加快速度飞奔而下,让自己像风一样飞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已没有了冒险探索的冲动呢?
在一溜石头“梅花桩”前,我犹豫地停了脚步。女儿很是兴奋,她大步流星地向前走了过去。
我抬起脚,小心翼翼的走,走得很慢,不知道是鞋子的原因还是心理原因呢?
女儿已走到了尽头,看我没过去,就折回来来接我。呵呵,在女儿面前,我反倒成了“弱者”?
在一处野坡上,有郁郁葱葱的爬藤植物,女儿问我它的名字,我也叫不上来。
“我知道,它叫爬墙虎!”女儿说。她的字典里,所有爬藤植物都是叫这个名字。这种植物,小时候经常见到,可是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看来我们真应该查查百科全书了。
我们还看到一丛粉色的野生牵牛花,开在土坡上,是那样灿烂自信,十几朵小小的喇叭,却吹出了生命强劲的号角......

我指给女儿看,一丛野草那盘根错节的根,是那样生机勃勃,张扬着生命的力度......

一朵小野花兀自开着,是那样悠闲和超然。天地之大,我是唯一!让这份美丽铭刻在心中......
女儿指给我看,一只黑色的西瓜虫在土地上匆匆游走,是在寻找食物还是在赴一场约会?

枸树上同时结着红色和绿色的枸桃,一只知了壳在树枝上默默趴着......
我们一起寻找爬叉洞,土坡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洞眼,可哪一个是爬叉的“家“呢?女儿给我找来树枝,我们蹲下来,把那些疑似爬叉洞的小孔掏开,每次都是“望洞兴叹”,“又不是!哼哼!”抬头看,树枝上的石榴好像在笑我们笨呢,笑啊笑,笑得嘴都裂开了!

在一片菜地,我们的目光被架子上垂下的“丝瓜”吸引了,好大好长的丝瓜呀!
女儿蹲下,摸了摸那瓜,又看了一会儿,很肯定地说:“不像是丝瓜,应该是那种很长的豆角吧!”
“是龙豆角吗?”我问。
“可是也不太像呀!”女儿说。
还有一种是像西葫芦的瓜哦!亲爱的博友,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请告诉我们哦!
有一片树林,我们开始不确认是什么树,结着绿色的圆果。
女儿揪了一片树叶闻了闻,说是核桃树。
其实我是知道的,想考考女儿而已。
青青的核桃很可爱,女儿想摘一个。
她转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一枝低的树枝,顶端有一枚小核桃。她摘了下来。
“我要剥开看看!我从来没有自己剥过青核桃呀!”女儿喃喃自语。
我想她只是一时好奇,坚硬的核桃壳是不好剥开的。在街上看到卖核桃的人都是用特制的夹子夹开的。
我没管她,让她试试也好,体验一下剥核桃的感觉。
我在忙着拍照,女儿忙着“探索”她的青核桃。
“啊!我剥开了!”女儿兴奋地来到我面前,展示她的“战利品”。为了剥开它,她竟动用了牙齿!
淡黄鲜嫩的核桃仁,嗯,第一次看到哦!不错!女儿欣喜地尝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哇,又苦又涩!妈妈你要不要尝尝?”
我谢绝了,真的不如女儿,连品尝的勇气都没有了。
忽然,我看到了,女儿上衣的胸前,溅的都是核桃的汁液!
“呀!你看看你,怎么剥的时候那么不小心!核桃的印记是不好洗掉的!”我叫道,嗓门很高。
女儿低下头不吭声了,“对不起,我没注意。”她声音小小的,充满自责。
这件衣服打过折还二百多呢!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注意呢?这么大了还像小孩子一样!
沉默,空气不再温馨。女儿的手也被核桃汁染得发黄发黑,她使劲搓着手。
冷静下来,我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我事先没有告诉女儿核桃汁的厉害,没有告诉她剥核桃的注意事项,相反,是我鼓励她去“探索”。就为了一件衣服,去打击她“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吗?这太不值得了!
“没关系,我们回家再洗吧,也许能洗掉呢!”
女儿笑了,她立刻头也不回地向前跑去。
这是探索的印记,即使洗不掉,又何妨呢?
让我们保护好孩子的童心,和他们一起,怀着好奇的眼光去打量,探索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