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遇见良玉惠心作文

发布时间: 2019-11-29 10:37:37 作者: rapoo


遇见,良玉惠心 ——河南教会读书会“带一本书去学校”002校长印象谈之徐良惠
和徐良惠校长第一次真正见面是在郑州新知书吧,河南教师读书会2015年度优秀会员颁奖暨诗会上,徐校长作为年度优秀会员应邀到会。她选择了木心的一首诗,还做了精美的ppt,当她读诗的时侯,一种温润柔和的氛围便从她身旁氤氲开来。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这是个有着惠心的女人。”

在这之前,我和徐校长有过几次交集。

最初是邀请徐校长在河南教师读书会进行周五分享,她资料是发的最早,态度也最端正认真的一个,她选的是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当时我不知道徐校长学校是新教育学校,但从选书来看,觉得她是有情怀的,至少她是希望站在校长的位置,能够打造一所有着自己想法的学校,而这所学校的愿景便如北京十一学校一样,可以充满变革,但基础是对学生的发展有益。我觉得我们骨子里有某些相通的气质,于是特意关注了徐校长那周的分享。分享交流中,更证实了我的想法,她说人要有偶像,当然李希贵是她的偶像。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精神的朝向。我想,徐校长的学校应该也如其人,温润而雅致。

后来有一天,徐校长给我留言,说学校老师要做期末叙事,但思路不够清晰,问我是否有叙事方面的资料,让老师参考下。我们上届学生毕业时做过期末叙事,分四个版块:种子,生长,静默,绽放。串起来的是我们小学六年的生活,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级课程活动,从排练童话剧前前后后到童话剧演出,我整理设计有一万多字的文字稿,但因为只是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并不一定符合新教育叙事的标准。我和徐校长做着解释,但她的想法和我是一样的,外在的形式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我们可以带给孩子们什么。我把这一万多字文字稿发给了徐校长。她很感激,也很谦虚。接着,在新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东强的微信公众号里,我看到了徐校长的年度叙事——《以鼓当歌,且以咏日》。那种诗意的表述,从内心深处漾溢着的激情,文字背后透露出的那种担当,还有一个个故事后的生命新鲜蓬勃地生长状态,以及小蜗牛班叙事讲述中孩子生命的拔节声响,让我更觉得徐校长身上有着某种很神秘的密码,更让我对她的学校产生了一种向往。

诗会上,我和女儿一起读了狄金森的《我要不停地歌唱》。这是女儿上小学时我送她的生日诗,把原诗做了些改动,嵌入我对她的期待与祝福。女儿清脆的声音如知更鸟,在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似乎正在努力向着更黄更成熟的气候飞行。女儿读完一节,我再重复,只是改变人称,对着孩子一遍遍地说:“你要不停地歌唱,即使有一天来晚了,也要相信有时候,早晨不过是中午的幼苗。”这可以算作是新教育中所言的编织。徐校长坐在我的前面,她回头拿起我的稿子,往自己的笔记本上去抄,不时问我这里是不是如此,那里是不是那样。从她身上感觉不到校长的姿态,她谦逊好学,这点我从她空间日志的诸多读书笔记中感受得更深,骨子里的某种浪漫,遇见某种执着,任何一些细微的枝节,都能成为发展自己及学校老师的契机,都能很快内化为具有自己生命特质的东西。此刻,我想到的是她学校里的每个生命,包括每朵花,每颗草,都将会是多么幸福。

最美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争奇斗艳之时,河南教师读书会“带一本书进学校”002在徐校长的孙旗屯小学举行,我受徐校长之邀走进了这所学校。我一直觉得这是种注定的缘,虽然之前有些小波折。当我们转过几个小巷走进孙小,我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但事实上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从和徐校长的几次交集,我觉得学校一定会是我眼前的这个样子。地理环境并无优势,校园也很小,还有些旧,乍看与普通农村学校没什么异同。只是在小巷中间,在狭窄的街道旁,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排鲜红的大字——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排大字,便是这个学校的愿景,这朴素的校园就因这几个字而丰富起来,正如一间教室一样,无论窗明几净,还是朴素无华,关上门,就是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主宰是流淌在这间教室里每个生命里的一种信念与愿景。这愿景,让住在这里的人有着共同的方向。

然后就是各种细节,正如徐校长内心流露的气质一样,温润如玉,兰心惠质。小腰鼓队的夹道欢迎,既彰显了对远方来客的真诚,又让来访者看到了孩子们的生命状态,这不是一日之劳,更不是一种表演。礼仪老师脸上安静的微笑,递到手里的精美的书签,正面孩子作品,背面一首与作品相融合的小诗,书香自然氤氲。签名墙,笑脸墙,历史文化墙,操场上铺的彩色垫子,绿色的草坪……站在这里,你就是春天,站在这里,心变得很静,站在这里,幸福是一种感觉。如果换个校长,心里无念想,对未来无憧憬,那这里将会被湮没在市井俗世之中。硬件措施是个原因,但喷绘纸,游乐场地垫都能成为徐校长改变校园的宝贝,这些奇思妙想,若没有心底的某种坚持,若没有对学校对孩子的爱,一定是难以做出来的。教学楼也不大,但所有的空间都可以做出诗意的展示,抬头是孩子的手工作品,墙上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角落里是书吧,栏杆上是花,壁沿上是草,台阶上摆放的是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无论你把目光停留在何处,都是一幅曼妙的图画。我在想,当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漫步在这里,随时映入眼帘的将会是与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每个事物后都是一个故事,他们将会是多么幸福。眼中有人,心中有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同理,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的学校,也才是最好的学校吧。

散落在各地的都是书,这是我梦想中学校的样子,或许这也是徐校长心中学校的样子。她是个爱读书的校长,读书之快,用情用心之深让我惊叹。她的书单,除了教育书籍,多是人文书籍,很符合她个人气质。我总在想,一个校长,经常会被各种繁杂事务湮没的角色,怎么还能具有这样浪漫的情愫?读书笔记经常系列呈现,文字充满感性,同时又充满慈悲,透露着安静与温润。有人说读过的书就会内化为你的灵魂,你的样子就是你读过的书的样子,我觉得颇有些道理。学校不大,书却不少。我带着上初一的孩子过去,近两天的时间孩子都是泡在图书室。

这天恰好是世界读书日,意义非凡。所有人聚集在操场上,地上是彩色的地垫,身后是绿色的草坪,头上是蓝色的天,洁白的云,树叶的绿鲜翠欲滴,各种野花自由自在地绽开,鸟儿蜂儿蝶儿交辉相映,孩子们为我们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孩子清纯的声音朗诵着优美的诗篇,老师们被推上前台,或主持,或展示,或讲述,或安静的笑。徐校长坐在台下,坐在人群中,拍下一张张笑脸,留下一个个回忆,像个孩子似的曼笑,笑里充满着骄傲、幸福、憧憬。我猜,她心里一定又在规划着另一段幸福的旅程。

每次读书会进学校,代老师的致词都会有个关键词。001在商丘,关键词是从容。这次的关键词是切换。代老师从两个故事切入,一是他最近喜欢上了一个叫刘珂矣的歌者,那首《半壶纱》的歌词让他在忙碌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再是他看到网上广为流传的安徽蒙城学生群殴教师的视频。他说:“我们如何能在内心矛盾到来时,自由切换应对模式,自身遇见矛盾不逃避,自身遇见苦难不悲观,自身遇见冲突不畏惧。我想,答案就是,深度的自我认知。”我想代老师要传递给我们的是要拥有一种切换意识,更要拥有一种切换的能力。

徐校长是懂得切换艺术的。她用自己骨子里的那种良玉惠心,在阅读、行走、交流中找寻到自己内心的某种坚持,然后把这种执着传递给身边的人,我们拥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创造出什么。在充满尘埃纷扰的俗世里,切换到内心向往的生活状态,追寻内心的一份清静。而我,也因为遇见这种安静与美丽,变得更接近自己。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