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是这样产生的……
今天早上女儿上古筝课,已经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去听过女儿的古筝课,早上没事给女儿说妈妈去听听你的古筝课,女儿很意外,但能感觉到好高兴。
久违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和女儿打着伞冒着雨向学琴的地方走去,一路上说说笑笑,女儿还左蹦右跳的躲避着水潭。
老师早已再那儿等着,女儿赶紧带上指甲开始上课。我坐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女儿的指甲在琴键上跳跃。老师在上新课之前会检查上次学的东西,因为上星期别的原因女儿练得并不是太熟,当我看到她有点磕绊的时候,自己竟然觉得不好意思,眼光也不再看琴键,低头开始翻阅报纸,我的耳朵却一点也没离开过琴的声音,后来我干脆坐到了外边的沙发上,实际也是能听到声音的。但不知为什么女儿的情绪竟然会变得如此的坏,一会儿课也没法进行下去。女儿恨恨的对我说,“你看报纸在家也可以看啊,为什么要到这儿来看”,我有点莫名奇妙,妈妈一直在听你弹啊,女儿一点也不买我的帐。我以为外边的雨影响了她的心情,便好言相劝。
晚上女儿睡觉的时候,我给女儿读了一会儿书,刚好其中有一段“你是不是也和许多人一样,如果早晨起来看到窗外下雨了,就会说,啊, “多么令人讨厌的一天!”这一天并不是令人讨厌的一天,这只是一个雨天,如果我们穿对了衣服并且转变观念,我们就能获得很多雨中的乐趣。如果我们的信念就是“下雨天是讨厌的”,那么我们就会经常用灰暗的心情去迎接下雨的天气。我们会和那一天“战斗”,而不是让那一天随着雨水自然流淌……”然后我们说起早上的不快,我问女儿,早上是不是因为下雨才心情不好,女儿摇了摇头(这时候情绪比较好,和我容易沟通)“就是因为你看报纸,我原以为这么长时间妈妈好不容易去听我的课会好好听,可是你却在看报纸,我觉得自己好孤独,所以情绪变得特别坏”。突然间一股热浪在我的喉间,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惭愧。“妈妈一直在听,耳朵从来就没离开过琴键”我解释。可是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口口声声说很重视女儿的感受,做出来却又是一种景象。我们俩把各自的想法都说出来,女儿很快原谅了我,原来我们都以为对方这样这样,却原来是那样那样……
所以当你重视对方时,不要做出不重视对方的举动,应该关注对方的感受。通过关注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与认同,你也因此会获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从孩子的身上也学到很多,孩子也是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