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师带徒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 2020-02-13 10:36:56 作者: rapoo

师带徒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今天下午,学校召开了“师带徒经验分享会”。聆听七位师傅不同的带徒方式和经验介绍,感受着徒弟们在各个方面可喜的进步和成长,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师带徒,的确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师傅们在介绍带徒经验时侧重点不同,方式不同,风格不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类型:思想引领型;读书引领型;教学引领型;共同研究型……我感觉,这些带徒方式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师傅自身的优势和风格。但不管何种方式的引领,都必然对徒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推动和深刻的影响。

那么,师徒在工作中怎样能更好地融合,更快地成长呢?以下是我的建议:

一、最好的影响是德行

师傅对徒弟最好的影响不是教学的方法和技能,不是工作的技巧和方式,而是职业的态度和做人的操守,人格的魅力和德行的楷模。所以,师傅的一言一行,对事物的看法,对职业的态度,对教育的认识都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以深深的职业烙印。所以,作为师父,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应成为师傅们永恒的追求。作为徒弟,你一定要记住,职业之初,你最需要的不是即可投入对经验的追求,而是要向身边的师傅学习敬业的态度,严谨的作风,高尚的师德……这些在日后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精神的力量,不竭进取的源泉,高尚师德的支柱。

二、最好的引领是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作为师父,在专业上对徒弟的引领首先应该是思想的引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学生观、教师观,自己对教育的个性化认识和理解……这些都将影响徒弟日后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方式。所以,作为师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对教育教学的自我认识。而徒弟,要在不断地学习与耳濡目染中去理解师傅的思想、解析师傅的行为,以形成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不断刷新自己的理念,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最好的研究在课堂

师徒二人对教育教学最好的研究应该在课堂,课堂应成为师徒交流思想、分析现象、总结经验、形成认识的主阵地。在这里,有言传身授,有迷津指点,有现象评析,有鲜活的经验,有及时的教训,有生动的事例,有形象的解说……总之,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上的一切几乎涵盖了教育的所有可能行为和复杂现象。所以,互相听课,共同研讨,应成为师徒共有的成长方式。

四、最好的成长是共赢

师傅之所以成为师傅,是因为具有深厚的德行,丰厚的积淀和不断累积的经验;徒弟之所以成为徒弟,是因为年轻、经验薄、底蕴浅,徒弟当然应该向师傅学习,广泛地学习,深入地学习。但年轻的徒弟身上难道没有值得师傅学习的地方吗?他们的朝气与激情,他们的灵活与敏锐,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对博知的追求……这些,或许都值得师傅认识和学习。所以,“现代师徒观”(我发明的词)认为:最好的成长是共赢。师徒要共同研究、互相学习、共促发展、一起成长。因此,徒弟要如饥似渴,师傅要不耻下问,在前进中联合成密切的共同体,追求共同提高,创造共有精彩。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严师出高徒”……这些古老而又新鲜的话语引领着师徒的成长,诠释着师带徒的意义。师带徒,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师傅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无形动力。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