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年级数学之学会检查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2-14 10:38:00 作者: rapoo

教育彩信之三

学会检查

范苇



孩子上了一年级后,主要的活动由游戏变成了学习。家长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了。写作业时,计算明明已经很熟练了,可却经常有出错。有时候看错数了,有时候看错加减号了,有时候还漏看了。这么粗心可不行,那让孩子自己检查吧。明明是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孩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家长就着急了:“这孩子怎么不会检查呢?”



孩子写完作业,书和文具随便塞进书包里。再次打开书包,不是发现练习本不见了,就是发现文具盒里的橡皮或铅笔不见了。橡皮和铅笔也不知道买了多少。家长又着急了:“这孩子,你写完作业就不会检查检查自己的东西。”可孩子看着自己的书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检查。



怎么教会孩子检查呢?



在没有教孩子检查之前,我想先让家长了解一下7岁左右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孩子为什么会粗心呢?这不简单的是粗心的问题,据科学研究,在1/10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数字,而孩子的注意范围更低。加上孩子对数字不熟悉,看题时看错行看错数就非常正常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思维是一步的顺向的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较差,比如2+3=5孩子能理解,但5=2+3孩子就不理解了。所以需要两步思考的或者需要逆向思维的题目,孩子出错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么看来,孩子在做题时出错都是很正常的,做家长的要理解和认同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不要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更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想一些办法提高孩子正确做题的能力。



(1)孩子读题注意范围小,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看到的题目减少。比如让孩子拿一张白纸盖住题目。一行一行的把白纸向下移动。这样孩子看到的题目就明显减少了,露出一行做一行,做完一行再把白纸往下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对数字和文字熟悉了,敏感了。阅读的范围就会自动扩大,到那时候就不需要借助白纸来读题了。



(2)孩子做完后不能要求自己会反思性的去检验,一年级的孩子只要用“再做一遍”的方法能检查出对错就可以了。同样的道理,拿一张白纸盖住题目,露出一行就再做一遍,得数相同就是对的,得数不同就再算一遍。每次让孩子做的题目不可太多。



对于检查书包这样的学习习惯,一年级的孩子也难以自己完成。因为7岁孩子的思维是一步的顺向思维,无法预知下一步要发生的事情。比较复杂的事情家长要按照几步要求教给孩子,最好总结成几个字的口诀,每次都按照这个口诀来做。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就养成好习惯了。



比如再写作业前要让孩子检查自己的姿势,我们可以用这个口诀:脚踏在地上、腿不要乱晃。两肩放平,书本放桌上。有时候孩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了,但还是做不到。比如脚还是跷在凳子上,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轻轻提醒:脚?孩子就会关注到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



开始写字了用这个口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当然,用口诀前你得告诉孩子一尺、一寸一拳大概是多远。这些姿势老师在学校也讲过。只需要督促孩子按这个要求来做。有的



检查书包用这个口诀:一收文具二收书本三扣书包。



一年级正是养成各种习惯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对待孩子。所有的好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可以收益终身。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