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天一班的阮老师要和我们一起听故事,我看是阮老师乖还是一三班的小朋友乖。
大家笑了起来。
阮:对呀!我们比一比,看谁听的认真?
开始讲故事了,孩子们的眼睛盯着老师。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云朵面包》,这是韩国白嬉娜的作品。请大家读题目。
生:云朵面包
师:请大家边思考边读题目。
生:云朵面包。
师:读了题目,有什么问题么?
生:云朵面包是怎么回事?
生:云朵在天上,怎么会成面包呢?
生:云是水组成的,面包是面做成的,难道人们要吃水么?
生:云朵面包好吃么?
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听故事。
师:……打开烤箱的门,云朵面包从烤箱里忽忽悠悠的飘了出来。
孩子们的眼睛睁的更大了,笑容挂在许多孩子的脸上。
师:……吃完云朵面包,我和弟弟也忽忽悠悠的飘了起来。
生:哇——
孩子们惊奇不已,好像和小猫兄弟一起飞了起来。
师:……爸爸吃了云朵面包,也忽忽悠悠地——
生:飞了起来!
……
师:故事的最后:又是一个多云的天气,这棵小树还站在那里——
师:听完故事,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吧!
生:云朵都在天上,怎么会落在树上呢?
师:你觉得没有可能么?
他笑着点点头。
师: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只要我们敢想,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你想让云朵落在哪里呢?
生:落在树上。
呵呵,大家好快乐!
生:云朵面包会是什么味道呢?
师:你也想吃了?
生:嗯
“我也想吃,我也想吃!”其他同学也符合着。
生:要是我也吃一个云朵面包,也能飞起来,该多好啊!
师:你飞起来想干什么呢?
生:我飞到屋顶上看风景。
师:想法不错呢。
教室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生:如果我也飞起来,我要飞得高高的看上海的东方明珠。
师:那感觉一定很美!
师:还有谁想吃云朵面包呢?
几乎是全班同学举了手。这是一年级孩子的猎奇心理在发挥作用,正是我预料到的结果。
我还观察到徐尚志没有举,他就是那个说“云是水组成的,面包是面做成的,难道人们要吃水么?”的孩子。有个性的孩子我喜欢,也许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呢。有时间再向他了解吧。
师:请同学们把两个胳膊放在桌子上,把头放在胳膊上,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的思绪飞扬,飞扬——
师:又是一个多云的天气,你走出屋门,看到一棵小树上落着一团白白的云朵,你把他捧回家,交给了妈妈。你的妈妈也把它做成了云朵面包,你吃了以后,也忽忽悠悠的飘了起来。小猫兄弟俩会飞的时候给爸爸送面包,送伞。你会飞的时候,又会发生哪些神奇的事呢?
教室里,小手举起一大片。
师:不要说出来呀!千万不要说出来。把你的神奇故事画出来,编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云朵面包》的故事吧!下课!
《云朵面包》相关资料:
下雨天的早晨,一朵小小的云挂在树枝上,孩子们非常惊奇,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回家。妈妈将小小的云放进碗里,倒入热牛奶和水,放入酵母、盐、糖,做成了甜美的面包。孩子们吃了面包后居然发生了神奇的事情……
作者简介:
文图/白嬉娜
生于1971年,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育工学系。曾做过儿童CD的开发工作,后在美国学习影视动画制作,现专职于童书创作。从第一部作品《大下巴奶奶、大眼睛奶奶和大牙齿奶奶》开始,她便致力于引发儿童兴趣,极具个性的图画。第二本图画书《云朵面包》以半立体的技法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想象故事;这本书参加2005年波隆那国际童书插画展,并获得了2005年度文学类最佳插图奖。
摄影/金乡寿
曾在企业刊物和儿童杂志社任职,现为出版社童书编辑,兼任写作和摄影工作。
此次拍摄《云朵面包》,他将雨天照片拍得异常生动,让人想起雨中玩耍的童年往事。
海外评论
充满爱的云面包 向天空飘去——云朵面包
如果用白色的云做成面包的话,那面包该是什么样味道啊?这是一本美丽的童话书,它饱含着小猫四口之家成员间暖暖的、小小的爱。一个下着雨的早上,小猫弟兄俩在看雨的时候发现了挂在树枝上的云并把它带回了家。猫妈妈要用这朵云烤成美味的云面包。只要倒入牛奶和水,放入酵母菌、糖和盐,揉和好了之后再放入烤箱45分钟就可以了!
后来,为了上班不会迟到,爸爸没能吃上这有意思的云面包就走了。但因为下雨的缘故吧,所以公共汽车也被堵住了。后来还是小猫兄弟俩把狼狈不堪的爸爸救了出来!正是因为他们俩吃了云面包后身体可以飘浮起来,所以他俩为了早上没能吃上早饭、肚子很饿的爸爸,就把云面包给爸爸送了过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像豆芽蒸笼一样的公车里的爸爸,在他吃了云面包以后,他也飘向了天空,最后准时到达了公司。
每当在上班的路上,饱受着交通拥挤煎熬的时候,如果脑袋里浮现出了这样的童话,你的心情是不是会变好些呢?只要一想到完成“任务”以后,又爬上屋顶一点一点品尝着云面包的小猫兄弟俩的样子,就禁不住让人流口水啦。3岁以上。
朝鲜日报
崔仁学评论
下雨天的清晨,一片小云朵挂在了树枝上,孩子们非常好奇,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抱回了家。妈妈将云朵做成面包,吃了面包的他们竟然像云朵一样飘了起来!用云朵做的面包,像云朵一样浮起的故事,载着孩子的心进入奇妙的童话世界。而从孩子们给爸爸送早餐的故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爱心和孝心,在一阵淡淡的面包清香中,分享着这个家庭的温情与亲情。
崔仁学(儿童文学家,INHA大学国文学系名誉教授)
名家导读
因为云朵面包,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网站创始人)
孩子为什么需要童话?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大人肯定是需要的。不信的话,一起来读读《云朵面包》吧。
这看来是一本关于家的图画书。封面是家的正面,封底是家的背面。红的墙,粉的瓦,屋内橙黄的灯光透着温馨和舒适。翻开前衬页,天下起了雨,再翻下去,从屋内望向天空,幽蓝昏暗。可小哥俩穿上雨衣准备出去时,我们看到了妈妈在厨房里的背影,灯光是那么的暖洋洋!阴雨天的户外,一片阴霾,但两个穿着黄雨衣的孩子,让一切变得可爱。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挂在树上的云朵被孩子摘回了家,妈妈竟然要拿它做面包!
可是,急匆匆赶去上班的爸爸打破了温馨的气氛。下雨天是孩子们的神奇日,可对于上班一族,那是怎样的鬼天气!──“天哪!晚了,晚了!下雨天会堵车的!”在家里,神奇还在继续,吃着云朵面包,妈妈和孩子们忽忽悠悠的飘起来,他们的心也飘了起来。孩子决定飞去找爸爸,让他一起分享。
阴雨的街上,世界是那么的浓重、晦暗!所有的雨伞都是黑色的,大人们的脸上麻木而无奈,大车小车堆积在路上,车里的人们黑黑的挤作一团。还记得庞德的小诗《地下铁一瞥》么: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在尘世中如蝼蚁般碌碌的大人们一定能感同身受!可就在这一刻,披着黄色雨衣的孩子从天而降,他们递过来神奇的面包,爸爸吃着吃着,也忽忽悠悠地飘起来,“像大鸟一样,飞得好高好高”,准时飞到办公室里,又回到俗世中。此时,连办公室也有了家的气氛,好心的同事端来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天仍旧下着雨,生活还是依旧,但因为有了云朵面包,因为有了童话的神奇,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不堪忍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拒绝神奇?为什么要拒绝童话呢?
孩子终归是要长大的。他们的想象会如同大鸟张开翅膀,也会在想象中遭遇现实的挑战。书中两位凯旋的孩子,要在高楼大厦间穿行,要胆战心惊地避开挂满空中的电线,最后终于降落在家的屋顶上。再一次,神奇的云朵面包成为他们善良和勇敢的奖赏。
雨停了,云朵被阳光染成了粉色,孩子们吃着好吃的云朵面包。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云朵面包》富有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家的故事,一个成长的寓言。它优雅地借用了童话的神奇,轻巧地打破了惯常的视角,让大人与孩子一起重新去品味最为日常的生活,一同感受温馨的力量。
作为用图画书来演绎的童话,《云朵面包》还别具一种新颖的魅力。它混合了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法,除了绘画外,还大量采用了摄影、剪纸、布艺的方法,通过精心的拼贴来构图,让画面充满了质感,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比方说,画面的场景常常是摄影后再处理的,显得格外真切;而人物造型却主要是采用剪纸的方法,特别富有童趣;人物的服饰,床上的被子,窗帘、雨伞、皮包等用具,却是用布、皮革或塑料等材料制作的,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摸一摸。最有趣的还是那些云朵面包,应该是用真的面包拍摄而成的吧。金黄诱人,似乎都能闻到它们的香味儿了!
这么诱人的《云朵面包》,不想和孩子一起尝尝吗?
刘清彦:
小孩的思考非常精彩,从他们童稚的眼光看世界,常常充满新奇、想象和难以言喻的趣味,往往令长久沉浸现实世界、过度社会化的大人不易参透。如果每个大人都能像书中的爸爸妈妈,放低身段,怀抱回转像小孩的心,欣然参与他们的思维活动,或许只需轻轻咬一口白云面包,便能和他们一起在想象的天地,亲密畅快的遨游。
得奖记录:(台湾)
★台北市立图书馆、民生报、国语日报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
★文建会儿童文化馆绘本花园绘本动画选书